第278部分(3 / 4)

小說:風騷重生傳 作者:保時捷

“哈哈,我怎麼是一個人來的?這不是還有個小賈麼?怎麼,難道你們看不到他?”相比那手足無措的廠長來說。這程昱明顯社交技能就滿點了!又點出來了賈鴻漸很重要,同時還用了個玩笑打消了大家的尷尬。要是別人不知道這程昱是上滬的市委副書記的話,光是看到他這麼一番社交和說話的技巧。那就能知道這人哪怕現在不是個重要人物將來也會是!

“是是是……這位小同志就是賈鴻漸同志吧?之前真是不好意思……您是代表中央來調研的?那真感情好!我們感光廠真是需要中央的調研,不滿您說,雖然我們上滬感光現在的產品技術水平只有世界發達國家的80年代的產品水平,但是吧我們……”嘿,光是聽到這裡看到這裡,賈鴻漸就知道這廠長在社交技能上還真跟那程昱不是一個水平線的!看看這廠長,上來之後寒暄了幾句按理來說還沒撫平賈鴻漸等待這麼久的怒氣呢,結果順口說道了技術方面之後這廠長就開始雙眼放光的絮絮叨叨的說了很多……這簡直是更像是個技術員或者工程師啊!

不過對於這樣沒什麼太多心眼也不太會社交、只是一心鑽研技術的人,賈鴻漸倒是挺喜歡的,他一直覺得跟這種後世被稱為“技術宅”的傢伙在一起會很有趣很放鬆。

“趙廠長……我也知道咱們上滬感光很用心。不過咱們還是進去找個會議室坐下來再介紹?這樣你們也能結合圖片以及報表、檔案來解說嘛,這樣才能說的更詳細不是?”此時善於交際的程昱出來打圓場了,他看著這不太會說話的趙廠長的樣子像是想拉著賈鴻漸就這麼在廠門口直接開聊的樣子,覺得這也太不是一回事兒了!更何況他這個市委副書記難道就要跟電燈泡一樣站在旁邊一直等著?好歹給他個凳子坐、給他一杯茶喝好不好?

聽到了這裡這趙廠長才算是開竅了,“是是是,程書記、小賈同志。你們看看我這人,我就是喜歡說技術……走走走,請兩位來我們的會議室!”他帶著人趕忙迎著賈鴻漸和程昱進了工廠。

看著這上滬感光廠的這趙廠長的樣子,賈鴻漸就覺得這廠子的效益肯定好不了。為啥?別的不說什麼技術落後不落後的問題,一般來說哪怕是技術達人來做一個企業的最高領導那也很容易長廠子混不下去,原因就是這領導天生的技術屬性會讓整個公司偏向於技術宅,也就是技術很不錯,但是別的都不行!不會營銷不會推廣,甚至說不好聽點的可能會埋頭髮展技術,但是發展的全都不是市場需要的技術!這樣的企業效益能好麼?

一路來到了會議室之後,剛剛坐下喝了口茶,賈鴻漸就看到這趙廠長親自披掛上陣的開始給賈鴻漸和程昱科普他們上滬感光的歷史:“本來在解放前我們上滬感光其實就是一個小手工作坊,後來在建國後,受到國家的號召建立我們自己的民族產業。在當時市政府的關懷下我們感光廠的前身紙品複製廠跟幾個當時生產風景紙小公司小作坊合併,然後改名成為了上滬感光膠片廠,當時我們國家受到了美帝國主義的封鎖,於是我們開始在中央的號召下邊建廠邊實驗邊生產。當時我們裝置相當簡陋,進廠的技術人員雖有一定的知識基礎,但他們都是從事影印紙、風景紙以及其他化工產品的人才,對感光材料還是很陌生,是一道新的課題,需要重新摸索,要重新學習。所有裝置都要根據生產實際邊摸索邊製造。鋼材不夠用的我們就用木頭代替,沒有反應鍋我們就用陶瓷桶外加人工攪拌代替!

到了現在我們廠的人數由建廠時的108人至1990年的2789人,擁有各類科技人員462人,是上海輕工系統科技人員比率最高的單位。根據建廠30年統計上繳利潤累計33.06億元,稅金5億元,相當於固定資產原值的51.5倍,曾經是我們市的100家利稅大戶之一。”

在介紹以前的歷史的時候,這趙廠長相當的自豪。甚至那種感情看起來就像是這個中年人曾經親自參與了的當年的建設一般!

“不過在生產技術方面,國際上的科學技術進步很快,電腦技術都用於生產裝置上。產品都向塗層薄,高溫快速洗印方而發展。國內的幾家膠片廠跟不上國際先進水平,隨著市場的改革開放,進口商品越來越多,競爭越來越激烈,為了改變落後面貌,全國的同行們紛紛採取措施,有的改進技術裝備,提高產品質量,以便在市場競爭上有一席之地。國內有的工廠採取與外國公司合作,走中外合資的道路。但是我們上滬廠到現在還沒有進行確實的改革,是因為我們在想著最適合我們未來的路!

我們現在可以說是出了合資引進的感光廠以外純粹國營原生的最大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