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他現在還沒有積澱夠,沒辦法掌握藝術和商業平衡的老謀子,賈鴻漸能來找他當這個《博物館之夜》的導演麼?肯定不能錒!
在這第五代導演之後,那就是所謂的第六代導演。這第六代的,顧名思義就是在80年代開始接受專業電影教育,然後在90年代開始獨立拍片的這幫人。本來江文、馮小崗等人應該被算到這個第六代裡面,不過馮小崗真心不是科班出身。這馮小崗當年是從做美工出身的,後來慢慢的轉成了做小品編劇和導演,跟葛友認識了之後,才“觸電”。不過這“觸電”也只是變成了電視劇編劇而已,他跟王朔和後世經常上電視談古董收藏的馬未都等人一起合作了《編輯部的故事》這樣一個當年挺火爆的電視劇的劇本。之後還接著當了幾部戲的編劇之後,再轉型成了電視劇導演。這年頭的時候。這半夜能嚇人一跳的馮導那還在拍電視劇,還沒拍電影呢!那個94年時候火爆了的《首都人在紐約》那就是馮導的電視劇作品!
雖然這個馮導後世黑粉參半,但是就賈鴻漸來說,光是看著過兩年將會面世的《甲方乙方》,這馮導這兩年操控電影的水平,暫時還打不到他賈鴻漸對於《博物館之夜》的一個水準要求。哎呀,看起來這全中國好像就沒啥人適合了麼。這一個個的都數過來了……等等,好像漏了一個人……江文?
()免費TXT小說下載
這江文雖然這幾年一直活躍在演藝第一線,經常出演電視劇電影。不過好像他自己已經開始拍片子了?是的!仔細想想看的話還真是這樣!這江文天生那就是一個戲霸!說白了就是天生對於影片有種掌控欲,他好像天生就精通演戲,然後天生就對電影怎麼拍才好有一種敏感!所以在拍戲的時候。總是覺得導演拍的好像不對,當年他剛出道的時候,輩分太小沒辦法提,而且自己還是個新人。可是在84年畢業,演了四五年戲之後,他越來越對電影投入,而且在名氣起來之後,那更是對片子的掌控欲達到了一種恐怖的程度——按照後世的爆料,這哥們兒那挑劇本挑的是非常嚴重,好不容易選了一個合意的好本子。去現場開始演之後,直接看導演拍的不爽,就一把把拍攝計劃搶過來一通改,甚至還把導演給擠到一邊,直接就架空了。然後這江文開始執行導演權力,最後能把一個男導演生生氣哭了!
但是不得不說的是,人江文還就是有本事!那個被氣哭的導演最後在電影上映後也不得不承認,人江文改過了之後,還就是藝術水平和商業水平都大漲!經過了這麼一次經歷,江文能不把興趣轉移到當導演上?當演員那有什麼意思錒。還得費力的架空導演,他乾脆省了這套,自己當導演不就完事兒了?
於是,這人就開始找合意的本子準備自己拍攝第一部Chu女座。貌似是在93年的時候,江文看中了哥們兒王朔的《動物兇猛》這個小說。當時的王朔是大陸境內第一檔次的編劇,幾乎所有大火的片子都有這人的操刀,甚至後來馮小崗的賀歲片那讓老馮出名的最初幾步都是王朔寫的本子!所以當時江文就去找王朔聊這個《動物兇猛》。“你這小說背後的背景是什麼錒?”“你這寫這個是什麼意思?”“這裡為什麼要這麼寫?”這一個個的問題讓王朔不勝其煩,說實在的,王朔知道江文對導演有興趣,但是他很煩跟一個有上進心的青年導演、特別還是一個沒有科班教育的青年導演討論,於是丫直接就把本子甩給了江文,說讓江文自己體會去。
而在體會了一年之後,江文體會出來了一部完全充滿了他個人風格和他自己視角的《陽光燦爛的日子》。這個片子可以說那是直接就展示了江文這個戲霸的導演能力,也體現了他天生的才華!體現了他對鏡頭這種語言的一種高超的悟性和掌握能力,他這樣一個“新人”,居然能透過沒有任何幫助下自己獨立讀小說,就能自己搗鼓出來一個劇本,提煉了小說文字裡面的精髓然後“翻譯”成自己腦海中的鏡頭語言,這完全就是天生好導演的坯子!
那,找江文來當這個動畫片的導演?在這95年,江文是沒什麼事兒的,《陽光燦爛的日子》雖然應該是在95年下半年上映,但是實際上94年年底就拍完了最後一個鏡頭,現在按照時間來說也剪輯完畢送審完畢開始製作複製什麼的了,而之後的事情,基本跟江文這個導演就再也沒關係了,至少他是發揮不上什麼作用,理論上來說,這個在兩三個月後,就會馬上創造中國今年票房紀錄5000萬元的新秀天才導演,現在正空閒著……
說實話,賈鴻漸現在已經能預見到,如果把這個片子交給江文的話,如果江文接下來的話,那麼之後他賈鴻漸就對影片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