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這對於先進企業來說是不利的。
歐洲企業以往的做法,都是把專利費用設定在一個合適的水平上,讓發展中國家的企業覺得開發不如購買。歐洲企業拿到專利費之後,可以再將其投入到研發中,從而保持對發展中國家的技術優勢。
這一次歐洲企業聯合提高專利授權費用,頗有一些涸澤而漁的味道。在短期內,歐洲企業可以收到較高的專利費用,發展中國家的一些企業也會因為專利費的負擔過重而喪失競爭力。但等到發展中國家形成自主研發能力之後,歐洲企業的最後一張王牌也就消失了,到那時候,這些歐洲企業只會摔得更慘。
當然,歐洲這些企業也並非想不到這一點,只是眼下歐洲的經濟岌岌可危,包括ALK這樣的大型企業也都陷入了嚴重的財政困難之中。各家企業哪裡還顧得上考慮什麼長遠利益的問題,能夠把眼前的困難先頂過去就非常不錯了。
“這段時間,我們收到了不少企業打上來的報告,都是說在歐洲企業提高專利費的大背景下,他們要加大自主研發的力度,希望發改委能夠給予支援。在此前,zhōng yāng提出加強自主創新,還有不少企業持觀望態度。歐洲企業來這樣一手,倒真把我們的企業給逼上梁山了。”黃崗笑著說道。
林振華問道:“發改委在這個問題上,是什麼態度?”
黃崗道:“這還用說,當然是大力支援了。今年國家財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