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部分(2 / 4)

。就連十三阿哥這次也忍不住轉過頭去瞟了陶沝一眼。而傾城臉上先是一陣訝異,之後便是瞭然一笑。

見此情景,那位太子妃和十三側福晉兩人的臉上此刻定是不會再像剛才那般得意洋洋。她們從不屑轉為驚愕,又從驚愕變為難看,繼而狠狠咬牙。

至於太子和十四阿哥兩人嘛,這次也只是相繼滯了一滯,隨即又繼續自顧自地飲酒,再無任何表情變化。

陶沝此番演奏的是韓劇《藍色生死戀》中的插曲《reason》,一首很經典的鋼琴曲。這是她平生第一首會彈的鋼琴曲,也是現階段唯一一首能夠不看琴鍵就可以從容彈奏的曲子。

話說,陶沝能有這樣的成績還得多謝她那位就讀於音樂學院的表妹。想當年《藍色生死戀》播出沒多久,這首《reason》就成了陶沝的最愛。而表妹也是因為當初經不住陶沝的一番軟磨硬泡,而只能選擇手把手的教。不過,因為陶沝的資質有限,亦或者說是她的喜好有限,最終她也沒能把這一整首曲子全部學會,而只專研了其中一部分之前的那一段。記得表妹當時還很奇怪地問她,為什麼不全部學完,或乾脆就學完全部分的曲子?而陶沝卻回答說,這是因為她只對之前的那部分旋律感興趣。

短短只有幾個小節的前奏彈完,陶沝手上微微頓了一下,抬起頭,迅速掃了一眼在場眾人的臉色。待看到康熙皇帝臉上此刻流露出的那一抹意味深長時,她本能地一咬下唇,深深地吸了一口氣,隨即便卯足了勇氣與其對視,緩緩啟口。她的嗓音清亮、柔和、平靜,和著手中輕緩的琴聲悠悠念道:

“唐朝有太白詩云,美人如花隔雲端。美人者,如花也。或為牡丹,或為玫瑰,或為蘭草,或為金桂,或為春櫻,或為夏荷,或為秋菊,或為冬梅……”

伴隨著琴聲的緩緩流瀉,陶沝那清晰的語調聲也在這乾清宮的大殿之內幽幽蕩蕩地環繞……

此時此刻,陶沝的眼光已經從大殿金鑾寶座上的那位康熙皇帝身上移到了坐在大殿另一端的宜妃身上。她的唇角帶著淡淡的微笑,直直地對上了後者的一臉詫異:“若牡丹者,雍容華麗,貴之於眾,豔壓群芳……”

語畢,她便掉轉視線,轉頭看一眼近旁正呈現錯愕狀態的傾城,嘴裡繼續道:“若玫瑰者,刺中藏麗,豔而不妖。雖傷人,然餘香也動人……”

說罷,也不等對方作出反應,她又迅速移開目光,有意無意地瞟了一眼前方座位上正一臉笑意濃濃的八阿哥,又轉頭望向窗外,道:“若梅者,落雪而開,應寒而生,足引群芳之妒……”

說完這句,陶沝微微滯了一會兒,又扭過頭去打量了一眼正露出一副高深莫測表情的太子妃,淡然道:“若金桂者,芬芳醉人,風華萬千,不可方物……”

頓了頓,她又瞅了瞅坐在離這位太子妃不遠的十三側福晉,婉聲再道:“若蘭草者,幽情韻致,清雅忘俗……”

這樣一圈轉完,陶沝的目光又重新落回到了那位康熙皇帝的身上。但只一眼,她就迅速地調開視線,於中途轉到了那位苒若公主的臉上,再度微微勾起嘴角:

“美人如花,如花鮮豔,也如花嬌嫩,少經風浪,便凋謝,或枯零,且久日不再重生……”

見狀,苒若立刻翹起嘴角衝陶沝笑笑,而坐在她旁邊的巧巧也跟著衝陶沝眨眨眼睛,陶沝亦回給她一個燦爛的微笑。隨即又再度轉過頭去看向傾城,一字一句道:“有花者,自有慕花而來之愛花之人。慕而惜,惜而養,養則需用心血澆灌。其中尤以名花者為最,宜一花一心,多則顧此忘彼……”

陶沝一面說,一面將飽含深意的目光移到了那位十三阿哥的臉上。卻可惜,後者這會兒並沒有在看她——

“美人如花,花也如其人。世人皆贊蓮之出淤泥而不染,世人也皆惡凌霄之賴物仗勢而生長。贊與不讚,實在於己而非人……”

說完,她又順勢將視線從十三阿哥身上移到了坐在他旁邊的那位十三側福晉身上,眼中有不知名的暗潮湧動:“又有詩云,幽蘭生前庭,含薰待清風。與其一味爭豔,不如自我修心。無其形,虛妒表,實乃拙也,痴也……”頓了頓,她扭過頭去斜了一眼某位華麗麗的太子妃,又回過頭來看了一眼十三側福晉,忍不住在心裡幽幽地嘆了一口氣,最後道:

“濁物雖為養花之根本,但若被汙濁矇住了原本無暇的心,卻是得不償失……如花美人者,理應記得,只有花之明媚者,方能得人心……”

語畢,手中的琴聲也跟著戛然而止。陶沝站起身,向外走出座位兩步,福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