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他有一種上當受騙的感覺。能混到中郎將位子上的果然沒有等閒之輩,年紀輕輕比鬼都精,轉眼間自己就上當了。這下子回去後自己等著捱罵吧。
董將軍和李司馬臨走前一再交待自己,無論如何都要讓李弘瞞著太尉大人把兵帶出來。打贏了,立了戰功,太尉的計策雖然泡湯了,但好歹是打了一場勝仗,當著大家的面,太尉不但不會歸罪,反而會大力誇獎李弘和董卓。但背後,太尉大人肯定要上書彈劾李弘,在西涼前線恃功自傲,恣行驕縱,擅自調兵。至於董將軍,因為沒有兵符在手,這事自然和他沒關係。
李弘小小年紀就是個中郎將,本來就招人嫉恨,現在不但公然藐視太尉,還私自調兵,表現的貪圖功名,目中無人,自然無法讓人容忍。因為這件事,他不但得罪了太尉,也得罪了太尉府的其他官員和西涼戰場上的諸多將領,將來進入涼州平叛,他肯定要受到排擠和打擊。如此一來,他在西涼戰場上,人地生疏的,就很難混下去。如果我們逮到機會再讓他敗幾戰,他不死也要下大獄。
但現在看上去,董將軍和李司馬都失算了。這個年輕人好象對功名利祿相當無慾,自己剛才講得天花亂墜,他連眉頭都不皺一下,昏沉沉的好象睡著了。他到底是奴隸出身還是哪個皇室門閥的子弟,怎麼會對堆在眼前的錢財這麼不敢興趣?是白痴?
李肅想了一會,鄭重其事地說道:“大人,你這個時候去向太尉大人要求率部出擊,還要求太尉大人改變他的整個決戰計策,太尉大人會答應嗎?如果他不答應,你不但得罪了太尉大人,也有挾持重兵威脅太尉大人的意思,你這不是自找苦吃嗎?如果你悄悄帶著軍隊和我家大人會合,共同襲擊叛軍,不但立了西涼平叛的首功,而且太尉大人也高興。這戰說到底還是他指揮的,他的功勞最大,他怎麼會不高興呢?這種一舉數得的好事,你怎麼想不到呢?”
第121節:第十九章一箭數雕(6)
李弘笑而不語。
李肅繼續說道“如果太尉大人不同意,你怎麼辦?這麼好的機會就浪費掉嗎?如果這個機會浪費了,在美陽戰場會出現兩種情況:一是我們在美陽城下和叛軍殺個昏天暗地,血肉橫飛,屍骨無存。一是叛軍聞風而遁,大家一無所得。叛軍首領邊章和韓遂在西涼頗負盛名,相識滿天下,你知道太尉手下或者西涼刺史府的官員就沒有同情他們或者投靠他們的人?冀州援軍已經趕到西涼或者太尉大人的圍殲計策就沒有洩露出去?邊章和韓遂一旦得到這些訊息,為了儲存實力,他們立刻就會逃竄,而不會等著你們來打。所以如果我們明天不出戰,大家都會兩手空空,前一段時間的戰就白打了。大人率軍從冀州趕到西涼,行程三千里,難道就是為了來看看熱鬧?”
李弘有點不耐煩了。
“李大人,如果你想我們明天凌晨趕到千葉嶺,你最好現在下去歇息。待我見過太尉大人,徵得大人同意之後,我們馬上出發。”
李肅還要再說。
李弘伸手招來趙雲,大聲說道:“子龍,請李大人去歇一下。”
李肅著急了,大聲叫道:“李大人,你一再執意要去見太尉大人,你把董將軍置於何地?你難道要陷董將軍於不義嗎?你難道要挑起太尉大人對董將軍的不滿嗎?”
李弘笑起來。
“李大人說得好。那你先到太尉大人的中軍大帳去,速速向太尉大人稟明董將軍的要求。我隨後就到。”
李肅措手不及,呆呆地望著李弘,失望,沮喪,惱怒,懊悔各種各樣的神情不斷地在他的臉上變換著,剛剛還口若懸河的嘴這時候微微地張著,竟然吐不出一個字來。
漸漸的,他的神色平靜下來,坦然一笑道,“如此打擾李大人了,下官告辭,這就前往太尉大人的大帳。”
李弘站起來,客氣地恭送他走出大帳。
左彥望著李肅的背影消失在大帳之外,迎著李弘搖頭嘆息道:“這個董卓董將軍,果然是個狠辣無比的人物,殺人於無形啊。他這一手,應該是一箭幾雕啊?”
李弘大笑道:“我算算,至少有好幾頭大雕,好象還有幾頭是帶著蛋的母雕。”
左彥和趙雲大笑起來。
“我真服了那位李大人,一口氣說了那麼長時間,想也不用想,中間也不停頓一下,連口水都不喝。”趙雲歎服道。
左彥笑道:“大人沒有給他說動?”
“不,說動了。他的說辭還是相當有說服力的。其實我帶著風雲鐵騎連夜趕到千葉嶺,也未嘗不可。只是現在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