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就在這個時候衛政命令士卒驅趕城中災民出城。場面的極度混亂幫了豹子軍一個大忙。
豹子軍兵不血刃,佔據了奴盧城。
“兩次了,為什麼你的運氣都這麼好?”衛政坐在李弘的對面,苦笑道。
“兩次?”李弘奇怪地問道,“我們什麼時候還交過手嗎?”
“在重雲山,褚帥埋伏了五萬人馬,就等著你們過去。”
李弘渾身打了個冷戰,一股涼意從背心直衝腦門。他的臉色變得非常難看。
“如果不是樊籬這個笨蛋帶著百姓一起走,你敢說你的軍隊不過重雲山?”
李弘苦笑。好運氣,真的是好運氣。
“我找你,就是為了這個樊籬。”
第三章
郭典之死
閻柔和鮮于銀帶著軍隊趕到安熹城下。
李弘派人到北新城,請中山國相張純立即回到奴盧城主持中山國軍政。同時以快騎急書冀州牧郭典,告訴他中山國奴盧城已經收復,幽州鐵騎是繼續北上收復中山國的其他縣城,還是南下到真定城參戰。
衛政受李弘之託,趕到安熹城勸降樊籬。黃巾軍降兵駐紮於城外俘虜營裡。
李弘命令士卒們在城外紮起大營,一部分帳篷安置難民,一部分安置豹子軍的騎兵。鮮于輔的步兵全部駐紮在城內,守城警戒。
月底,中山國相張純首先趕到奴盧。他非常感激李弘用這麼短的時間就幫他奪回了中山國的郡治和幾個小縣城,雖然中山國北部的幾個縣城還在黃巾軍的手裡,但憑仗風雲鐵騎的威力,收復也就是時間問題。張純立即帶著原郡府官吏開始了日常工作,第一件事就是安撫大營內的難民。
李弘一直陪著張純,非常喜歡和他聊天,聽他講敘郡府內政的管理方法和管理心得,這讓李弘受益匪淺。在李弘的心裡,張純就是一個憂國憂民的好官,如果大漢國的郡府太守都象張純這樣,估計也就不會有黃巾軍叛亂這回事了。
張純博學多才,尤其對經史非常精通。晚上夜深人靜的時候,兩人坐在書房裡,就著火爐,一個滔滔不絕地說,一個津津有味地聽,常常通宵達旦。
鮮于輔卻總是和張純不咬弦。他認為張純為人陰狠,心計深沉,說話總是藏三分,勸李弘和他少接觸一點。李弘置若罔聞,還是天天和張純泡在一起,就象是張純的侍從一樣。
樊籬考慮了幾天,終於投降了。他的軍隊在風雲鐵騎的看押下,也走進了奴盧城下的俘虜大營裡。
冀州牧郭典來書。他首先嘉獎了李弘奪取奴盧城的功勞,對國相張純能夠及時趕回中山國主持軍政也進行了一番褒獎,隨即婉轉拒絕了李弘南下真定城參戰的要求。現在黃巾軍被官軍打得狼狽不堪,覆沒在即,郭典當然不希望這個時候李弘帶著軍隊去搶他的功勞。他同意李弘的軍隊北上收復中山國全境。
李弘立即命令閻柔部及顏良的步兵曲共四千人北上,儘快奪回望都,唐縣,蒲陰,北平等縣城。鮮于銀率部向西北方向,奪回上曲陽。自己率領玉石部以及黑豹義從南下攻打漢昌、毋極,逐步向常山真定城方向靠攏,以策應郭典大軍的進攻。鮮于輔領酈寒,伏強以及後衛屯兩千多人鎮守奴盧城。
軍隊到達漢昌的時候,這裡的黃巾軍早就已經撤離。
李弘立即命令軍隊紮下大營,不再往毋極方向移動。到了毋極,連跨泌水河,沁水河,就是真定城了。靠得太近,冀州牧郭典也許會有意見。
李弘被帳外嘈雜的叫聲驚醒了。
他一骨碌爬起來,匆匆披上外袍,剛想出去看看怎麼回事,趙雲已經衝了進來。
“大人,郭大人的軍隊被黃巾軍包圍了。”
李弘立即低頭向擺在案几上的地圖望去,同時問道:“訊息怎麼來的?”
趙雲尚末回答,大帳內突然衝進來一股腥氣,張郃扶著一個渾身浴血的大漢走了進來。
李弘抬頭看去,吃了一驚。
“下官文丑拜見大人。”面色慘敗,狼狽不堪的文丑掙扎著就要下跪,被趙雲和張郃一左一右架住了。
▲虹橋▲書吧▲BOOK。
第17節:第三章郭典之死(2)
“免了。快說,怎麼回事?”李弘大手一揮,焦急地問道。
“五天前,郭大人率部趕到距離真定城三十里外的魚籠屯,張牛角率部死守不退。前天夜裡,黃巾軍白繞部,褚飛燕部,王當部,孫親部,五鹿部十五萬大軍突然出現在魚籠屯,打了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