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部分(3 / 4)

小說:晉血 作者:匆匆

卒更具有作戰能力。”

郭烈點點頭,接著問道:“何將軍適才所言的技術文化和後勤保障又是指什麼?”

何越笑道:“技術集中體現在軍工方面,湘州的工匠同其他州郡的有所不同,工匠不再隸屬於軍隊,而是由刺史府統一調配,工匠內部使用分類分級。高明的工匠俸祿跟高階將領同級,刺激工匠進行技術創新。雖然戰爭不是隻靠武器裝備便能夠得勝,但是武器裝備優良至少可以讓我們比胡人更有優勢。北方之所以淪落胡人之手,在戰時晉軍經常打敗仗,主要的原因是我們缺少能夠有效應對胡騎地兵種。只要我們地技術更加高明,製作出來的盔甲更輕便更堅固,兵器更銳利堅實,弓弩能射更遠,更具有殺傷力,至少在單場戰鬥中,我們就不會輸給胡人。”

郭烈頗有感觸地道:“我先前見過何將軍屬下所用地盔甲,雖然說不上是江東最好的盔甲,但是能夠如此大面積令士卒裝備,可見湘州已經投入了大量地人力物力。不知道何將軍以為以湘州、交州、西廣州三地所出,能建立多少軍隊?”

“二十萬。”

看著郭烈和李度臉上不能相信的表情,何越笑道:“二十萬是保守估計,現在湘州交州西廣州三地並不是財賦不多,而是人口太少,只要能給我十五年的時間,我就能讓三州出三十萬精兵。目前我們的兵力可能是江東各州之中最少的,但是戰力絕對不會比其他地方差。和其他各州相比我們湘州可以穩步展,現在即便再招募三萬人,湘州也不會出現賦稅問題。”

李度不解地問道:“一人一地所出有限,將軍莫非是在誇

“一人一地所出事實上比我們想象的要多得多,只要給予農民更多更實用的工具,只要各郡縣有更好的管理,減少浪費,就能夠養活很多了。況且現在我們之所以大軍不出,是因為更多的軍隊還在開山闢地,要是能讓湘州到交州舟車通行,就可以減少沿途運送的財賦消耗。目前我們三州大部分地方都已經使用新的農具,一人可以耕作十畝以上的土地。去年僅武岡武陵兩處屯田兵收入就足以開支我們整個軍隊。”( )

第六十章 瀘水牧場

何越的話讓李度和郭烈面面相覷,湘州以外的人對於何越突然迅冒起,大部分都是帶著不以為然的心態,很多人認為這是何越耗盡湘州財賦才會變得如此之快。~~。 ~~但是現在聽何越這麼說李度和郭烈才現何越完全是憑藉著自己更有利的技術使得湘州在近兩年內暴富。

“除了技術之外,我們還有其他能夠令湘州持續展的手段,目前在長沙郡我們開設了一個學校,設立政軍商技農五課,聘用有經驗的人掌教,這些從學校完成學業的人都可以使用。未來等我們的收入更加充裕時,我們還會開設更多更低層次的學校,讓更多的人接受教育。只要底層的人得到更多的知識,當有一天普及全國時,士族豪門不攻自滅。前段時間我離開湘州的時候,匠作府的人說快印刷書籍的技術已經有眉目了,希望這次回去之後能夠看到他們有印出來的書,而不是用手抄寫的書籍。”

在豪門士族壟斷一切的情況下,知識就成了推翻他們的一個瓶頸。就算李度和郭烈這些次等大族出身的人都感覺到一書難求。

普及教育和書籍,這對於大堂內的兩人的震動絕對比何越任何北伐之計更加強烈。

何越所說的沒錯,只要知識在底層普及,士族豪門不攻自滅,而且未來也永遠不會再有把持一切上百年計程車族出現。

最令李度和郭烈目瞪口呆的是何越竟然用這樣無聲無息地手段,直接滅絕士族豪門。而這辦法就是讓他們兩個想一輩子也不可能會想出來。

還有就是學校。只是聽何越這樣說,兩個人心裡就有點明白何越的學校讓人讀地並不是四書五經。而是真正有用能用的東西。政軍商技農五課如果學成的人必定能對整個地方起到巨大的作用,基本上涵蓋了大部分重要職業。一旦這樣的人越來越多,北伐將不再缺少人手,無論是哪個方面。

郭烈向何越問道:“何將軍設立學校,讀地不是聖賢之書。湘州沒人反對?”

“反對?誰來反對?我們湘州現在雖然還屬於江東,但是說白了是一個國中之國,所有政令出自刺史府。各郡縣的事情軍隊並不插手,不過只要有需要,我就能讓軍隊接管任何一個郡縣。我們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軍政府,學校設立五課為地方提供各種人才,但是最終還是為軍隊服務。”

見何越毫不把湘州的大族和文士們放在眼中,郭烈李度大致上明白了何越是如何獲得今天成就的。原因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