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鎮軍將軍司馬休之為平西將軍、荊州刺史。又任劉道憐鎮丹徒。諸葛長人監太尉留府事。加太尉司馬丹陽尹劉穆之為建威將軍。配以實力。
之後兵建康。遣參軍王鎮惡、龍驤將軍蒯恩前襲江陵。出兵之前。劉裕關照何越開放水道。並要求一同討伐劉毅。
何越得到劉裕的邀請之後。先派人封鎖了義陽和天門兩郡。使寧州和荊州南面的人不敢北上聲援劉毅。直到何越封鎖了義陽和天門之後。劉毅才驚覺過來。幫派人前來求和。不過被何越一口拒絕。
接著劉毅派兵兩萬取天門義陽。常鳴遠率步兵迎戰。破劉毅軍隊。戰勝之後。何越師出有名。水軍從洞庭湖入江直接進逼江陵南郡。在劉裕參軍王鎮惡到來之前將江陵南郡圍個水洩不通。
雖然兵圍江陵。何越卻沒有絲毫要攻打的意思。只是派水軍前往襄陽。拿下一個重要的城池。駐重兵把守。以防胡人越境南來。
由於何越將江陵南郡團團圍困。所以劉裕的參軍王鎮惡到達荊州之後。直接來兵營見何越。
雖然劉裕不想讓何越介入此戰。但是何越的行動度遠遠乎他的想象。基本上是自己的信剛剛出。何越就已經兵圍南郡江陵。這讓劉裕頗有無可奈何之感。
何越對南郡江陵圍而不攻。劉裕當然清楚何越是要謀奪一個北伐的基地。絕不會因為自己的區區幾句話而退兵回湘州。因此劉裕當即指示參軍王鎮惡跟何越進行交涉。
對於王鎮惡不帶兵攻江陵而是來自己的大營拜會自己。何越心裡也是一清二楚。現在要談的就是對荊州要如何瓜分。而這何越早在一個月前就準備妥當。只等劉裕派人前來。( )
第七十四章 將門之後
大營內何越向湘州隨軍參謀賈沃問道:“王鎮惡何許人也?”
賈沃回答:“前秦丞相王猛之孫。五月初五出生。家人以為不祥。王猛卻說:此非常兒。昔孟嘗君惡月生而相齊。是兒亦將興吾門矣!因名鎮惡。十三歲時苻秦敗亡。流落到河南。曾在澠池人家寄食。後來隨叔父王曜投奔東晉。住在荊州。喜讀兵書。論軍國大事。雖不擅長騎馬射箭等武功。而“意略縱橫。果決能斷”。為劉裕所賞識。現為劉裕手下兩大猛將之一。與檀道濟齊名。此人善行險計。劉裕以其為前驅奇襲江陵。便是用之行險。”
“王猛?前秦名相?”
“正是。王猛雖然名為名相。但是功事苻堅。實為漢奸。又不能保全苻堅淝水之戰失敗。因此多為人詬病。”
何越點點頭。心裡暗忖。這名相恐怕是後世那些鼓吹民族大融合的人生搬硬套上去的帽子。對於如今這個時代。絕對不會有人會承認王猛的的位。當然他治下的人又另當別論。
聽了賈沃的簡述之後。何越對於王鎮惡有了一定的瞭解。於是便請人將王鎮惡請入大營。
王鎮惡身穿重甲面板微黑。年紀二十五六歲比何越略大。一臉傲然。大步行進何越的將營。
何越見王鎮惡進來。起身相迎。向他笑道:“王參軍領兵到此。不直接攻陷南郡江陵。反而來犯小將。不知有何要事?”
王鎮惡見何越擺出一副拒人於千里之外的樣子。微微一愣。接著笑道:“劉太尉遣小將來。先行謝過將軍荊州援手之德。將軍兵圍南郡江陵。使劉毅不能外出擾亂荊州。功莫大焉。”
王鎮惡所說的道謝不過是一句好名頭。好讓何越理屈退兵。他們便可坐收荊州。雖然王鎮惡顯的頗有有理。但是何越絕不會就這樣灰溜溜的離開。
“劉裕現在已經是太尉了。升遷的真快。王參軍道謝是不必了。我們湘州積蓄多年。如今已經具備北伐之力。然要尋找北伐途徑。此事一當兩便。無須太尉道謝。”
王鎮惡被何越的話說的有些著急。眉毛一掀正色的道:“荊州乃江東重的。豈能隨便借人?何將軍若要北伐可另借他途。”
何越不動聲色的笑道:“在下既能夠助太尉北伐青州。以青州之的盡授太尉。荊州的居湘州以北。正是北伐的必經之所。想必從太尉那裡借一二城池也沒什麼大不了的。王參軍若是不能全權處理此事。可著人回去同太尉商量。”
何越不驕不躁的樣子讓王鎮噁心裡大為不爽。但是他也很清楚己現在跟何越不是處於同一級別。跟他談判正如他所說的那樣如果沒有全權處理此事的權力。他根本不會理會己。這讓王鎮惡有種有力難施的感覺。己興致勃勃的來跟他商談荊州的利益如何瓜分。卻突然現己並沒有這樣的權力。這讓人有些喪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