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1 / 4)

“這書是神宗朝的大太監寫的吧?”朱慈烺重又落筆,頭也不抬地問道。

“殿下恕罪,”田存善噗通跪在地上,“奴婢這就去查了來回稟殿下。”

“估計已經不在宮裡了,否則怎麼也是個提督太監。”朱慈烺假裝不知,只是道:“你去查訪一番,若他還願意回宮當差,就請司禮監分到我身邊來。”

田存善心中忐忑,暗暗叫苦道:這是太子對咱不滿了啊!唉,伴君如伴虎,怎地伴太子更是猛於虎!也罷,這位主兒可不是咱能伺候得了的,換個地兒也是好事。

“奴婢遵旨。”田存善磕了個頭,就要往外跑,突然聽到太子輕咳一聲,連忙又站住了腳步。

“曹化淳已經歸鄉五六年了吧。”朱慈烺突然道。

田存善當即跪了下來,雙眼含淚:“殿下仁善古今罕見,竟然還記得我等奴婢。曹太監是十一年因病乞假,十二年二月蒙恩還鄉的。”

“他家在哪兒?”

“奴婢記得曹太監是天津武清人氏。”

“不算遠,”朱慈烺繼續道,“派人去探探病,要是身子還健朗,請他來北京,我要見他。”

“奴婢遵旨。”田存善連忙出去交代了一番,這才急急忙忙往宮外跑去。

朱慈烺埋頭寫了許久,終於又寫完了兩頁,喚來太監,讓拿去經廠雕版開印。雖然他已經印了不少書冊,據說也有流傳在外的,但終究紅牆深隔,連個動靜都沒聽到過。如今這京師鼠疫,並不在朱慈烺的歷史知識之中,屬於突發事件,所以這疫情控制草案只能現寫。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使用者請到m。閱讀。

第五章 日日長看提眾門(五)

在這個大明帝國的心臟,匯聚了天下最頂尖的一批能工巧匠。他們能得到尋常工匠難以想象的恩賜,也可能一步不慎被打入深淵,所以每個人幹活的態度都極端認真負責。再加上頭頂上三五道監管,人人都瞪大了眼睛,誰都不敢有絲毫馬虎。

崇禎一如既往在五更起床,四個宮女旋即端著一直準備好的紫金盆入內伺候洗漱。

四個金盆各有用處。直徑二尺的金盆用於初盥手,直徑一尺的用來漱口。洗臉用的是直徑四尺的大金盆。最後再洗一下手,用的乃是直徑一尺五寸者。在盥洗完了之後,便是櫛髮梳頭。

等皇帝櫛完發,要正衣冠朝拜上天,然後才能換了便服,準備早膳。

崇禎換完便服,宮女們遞上茶水和點心。因為今天皇后也要一起過來用膳,再加上傳膳需要時間,皇帝陛下的肚子很可能會餓,所以必須先用點心果腹。

崇禎用了些茶點,執役的宮人也差不多陳設好了早膳,只等樂聲奏響,皇帝便前往中殿準備開始早膳。雖然崇禎為了節約銀子,撤了平日用膳的奏樂,但是禮樂在宮中也是一種號令,即便想盡數裁撤也做不到。

今日皇后也要過來,所以中殿中放著兩張桌案。

崇禎走到自己的御案前,尚未落在就看到御案上放著的太子新書。這也是太子的特權,其他文字都得等皇帝用膳完畢,到了武英殿或者文華殿才能進呈。

皇帝展衣落座,隨手翻看兩頁,臉上神情立刻凝滯起來。

“太子呢?”崇禎出聲問道。

“回皇爺,”一旁隨侍的司禮監太監連忙上前道,“太子殿下剛去了仁壽殿給張老孃娘請安,被留膳了。”

“叫他來。”崇禎將書又湊近了些,新鮮的油墨香氣逗得鼻腔發癢。

這本書《防疫論》作為太子的新作,裡面的配圖並不多,而且也不像之前的《物理》、《化學》那般晦澀難明。不過書裡言之鑿鑿地解釋了這疫病的源頭,也一條條羅列了該如何防治,讓人不能不信服。

真正讓崇禎憂慮的是,在開篇導言中,太子說這場疫病曾經在三百年前的歐羅巴引起了歷時三年的大疫,兩千五百萬人死於此病,按照當時歐羅巴的人口,幾乎每三個人中就有一個。

大明從天啟年間就開始洪澇乾旱,各種災難不斷,若是再發生這麼一場大疫……崇禎幾乎要絕望了。

朱慈烺並沒有主動呈書給崇禎,因為崇禎還沒有最後下旨讓他出去撫軍。不過他並不奇怪崇禎這麼快就能看到樣書,這也是宮裡的規矩,司禮監絕不會連樣書都不交付皇帝稽核就大批次印刷的。

辭別了伯母,朱慈烺踏出仁壽殿,看了看陰沉沉的天空,對來傳口諭的小宦官道:“你去知會欽天監的湯若望,讓他候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