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大師,大師說,你的姻緣就在今年,是極好的一門親事。有了這句話,我懸著的心多少有能松泛些。對了,聽小丫頭說。你打發小廝去了平南郡王府?”
芳菲笑道:“是,女兒正要和太太商量這件事。”
她便將自己約見周粟喬的事與了大太太聽。
“約在般若寺?”大太太輕蹙娥眉:“那裡離著洵王府倒近。”
一年前,皇帝開始大肆加封兄弟皇親。大皇子為裕王,貴太妃的三個兒子,除了六皇子是親王。餘下兩個都不過是郡王。
九皇子如今早搬出宮外,聖懿皇太后希望皇帝能給這個樣子一個像樣的名頭,至少也是親王,可皇帝偏偏不肯答應,只准了個秦郡王的名號。
而洵王則是那位風頭繼盛的六皇子。
芳菲一怔,繼而笑道:“原來六皇子殿下早封了親王,真是叫人意外。”
大太太語氣說不盡的慨嘆:“是啊,這六皇子與宜昌侯世子都是皇上身邊新近的紅人,滿朝文武無人敢惹。那年洵王府大婚,我和舅母結伴去吃酒,真是大開眼界。朝中但凡有些身份的,全都要去捧場。洵王年紀輕輕,前途總會不可限量。”
閔雲澤對當年的六皇子,而今的洵王千歲卻沒什麼好印象。只待大太太話音一落,他便冷哼了哼:“站的越高,摔的越狠。母親瞧著吧,洵王千歲辦事不講道義,總有報應的一日。”
大太太知道兒子還在為當年芳菲毀容一事耿耿於懷,無奈只好去看芳菲。
芳菲笑道:“千歲娶的是哪家貴女?”
“是東山文氏一族的小姐。”
芳菲大為驚詫。
這東山文氏四個字簡直如雷貫耳。
東山乃是天下儒生聚集之地,松濤院,雲安院……
這些館或是官辦,或是私人聚徒講授,無一不是延請大儒主持,興盛理學。
而東山文氏則是這些書院背後的中流砥柱。據說,文家開辦的書院一共十八家,囊括東山學子一千三百餘人,文家人雖不入仕,但子弟遍佈朝野內外,無人敢與文家作對,無人敢對文家不敬。
洵王與文家聯姻,預示著文家堅定站到了洵王背後……
“這婚是誰撮合?”
芳菲很好奇,難道保媒的人就不怕皇上雷霆一怒,又或者私下挾了怨恨,今後動手鏟除異己?
“是皇上御賜的婚姻。”閔雲澤面色有些古怪:“據說……文家並不願意做這門親事,曾派了族長進京與皇上求情,但皇上聖心已定,不容更改。這婚事便定了下來,可文家在大婚那日只派了旁支一個長輩來觀禮,叫洵王當場就有些下不來臺。”
六皇子是怎樣一個高傲的人,芳菲還隱約有些印象。就算他如今封了洵王,可骨子裡的東西,絕不是說變就能變的。
“洵王妃的日子怕也不好過。”
大太太對此事頗有了解:“豈止不好過,洵王這個人年紀不大,但手段太過強硬。文氏過門沒多久,他就向宗室報了病,說文氏患病,需要靜養,從打成親之後,就沒什麼人見過文氏,反倒是洵王接二連三納了幾個側妃,尋常美貌的妾室更是數不清。哎,苦了這些女孩兒們!”
芳菲沉默片刻,才道:“不管表姐將見面地址選在般若寺是什麼用心,我總要去見見她。當年一同住過,這份情誼究竟還在。走的時候小心些,避開洵王府就是。”
大太太聽她這樣說,也就不好再阻攔了,只是到第二日時,打發了好幾個家丁跟著,不敢大意。
郭家的這間家廟就在京城城北,達到般若寺,必先路過洵王府。
芳菲有幸見識到這間氣勢宏偉的親王府外牆,從長街這頭幾乎望不到那頭。硃紅色門牆,依稀可見王府內殿堂聳立,佳木成蔭。
她只在經過正門時輕輕挑了車簾子往外張望了一眼,便再無看第二眼的興致。
車隊過了洵王府,再走小半個時辰便是般若寺。這寺廟佔地不大,卻十分講究。山門前並列的三座拱門,將稀疏的香客攔截在外。門樓簷角飛翹,錯落有致,建工精巧。紅牆之上書寫著“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大字,莊嚴之地一目瞭然。
芳菲下了車馬,不少香客正預備無功而返。寺裡的小沙彌說了,今日廟裡有大事,不能接待外面香客。
這些香客都是附近的百姓,多少知道般若寺是京中平南郡王府的家廟。老百姓不與官鬥,更何況他們來上香,也不過是為了求個平安,況且以往遇上這種事,大夥兒也都是悄悄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