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部分(2 / 4)

師這和你沒有關係,明著就是有人欺壓義門,上層官員之間的齷齪而已。學生明年要參加殿試,不如現在啟程進京,學生記得師傅說京城有座登文樓……”

孫嘉淦話沒說完就被何焯打斷了:“明月,你別亂來,登文樓擊鼓可不是兒戲,周圍警衛森嚴不是你一個小小孩童可以上去的”小小少年沒有繼續往下說,只是應了一聲:“學生只是隨意一說。”何焯嘆氣:“你要早去京城,也沒有什麼不妥的,為師修書一封先行打點,再讓門下師兄陪你一同進京。”

十一月,孫嘉淦和同門師兄紀容舒等一行三人奔赴京城,他們沒有按照老師的意思拿著信去拜訪胤禩,而是住進了一家客棧,三人依然密謀告御狀。由於孫嘉淦是三人中唯一有資格參會試的。

一路之上又充分表現了他高於同齡人的機智冷靜,所以紀容舒等也沒敢把他當師弟看待,反而以他的意見為主。民告官要麼去九門提督府,要麼膽子大一點,直接到刑部去告。但是孫嘉淦覺得機會都不大。他選擇了機會最大的地方,胤禩的老東家,吏部。

當然,不是吏部衙門,那樣一定無功而返。他們蹲守在吏部滿尚書家門口。因為現任吏部漢尚書姓姓宋,上任吏部之前,恰恰是江蘇巡撫,和義門素有嫌隙。前任陳廷敬和李光地都和師傅有過不痛快,孫嘉淦對此頗為無奈,老師的脾氣,真不是一點古怪。

因此他們選擇了吏部滿尚書,這種告狀方式成功的話,十分裡九分是運氣。當然,孫嘉淦他們的運氣不錯,事先準備好的五大名師聯名的狀紙,以及中舉學生的墨跡上呈給吏部尚書的時候,大人就驚了,一問之下,得眼前少年居然就是一名舉人,而且是今年第一次參加科舉考試就考上的,江南省今年產生的年齡最小的舉人。

立刻收了狀紙,並且告誡他們最好還是去面見廉郡王,把事情跟他說一下才好。於是三人這才拿了何焯的信,找到了廉郡王府。胤禩見到孫嘉淦和紀容舒,第一時間記起了他們,當他知道三人已經將狀紙遞交了自己的老上司的時候,臉色頓時精彩了,京城哪裡沒有老爺子的眼線啊,你們到吏部尚書家門口去蹲點,老爺子焉有不知道的。這三個人的膽子,未免太大了一點

第二百五十二章 出關

第二百五十二章 出關

不出胤禩所料,很快的,暢春園的就有了反應,康熙召見吏部尚書,從他手裡取走了證物,幾天以後,胤禛和胤禩又被點名了,視線在兩人臉上來回轉悠了一番,最終落在胤禩這邊:“老八,這幾天家裡有客人?”“回皇阿瑪的話,是何先生的學生,明年參加會試的舉子。”胤禩如是說。

“朕對這幾個小傢伙很感興趣……”康熙眯著眼享受著冬日的陽光:“不過,眼下朕有更感興趣的事情。”康熙拿手敲敲桌面:“老八,你的江南又出事兒了,你知道麼?”

胤禩單膝點地:“兒臣惶恐”“今天朕把你和老四叫來,你心裡能沒點譜?”康熙很不屑地:“老四,你說說,這件事,你怎麼看?”胤禛垂目:“回皇阿瑪的話,讀書人的事,要做到公平,很難。兒子相信皇阿瑪欽點的大學士,眼光斷不會偏頗得太離譜。”

康熙點點頭,又看向胤禩:“你知道麼,這次去的大學士中,有何焯的老師,還有原吏部的漢尚書。朕特意把他們派往江南,就是為了保證這次大比的公正性”胤禩聞言,支撐低頭苦笑,表面上聽起來,去的人是何焯的老師,自己的老上司。但是,何焯之前在京裡的人緣不是一點點差,是非常差,差到離譜。有這兩個人存在的閱卷團去,對義門考生來說,絕對只有壞事。

然而,誰都知道閱卷的規則是匿名的,閱卷官拿到的卷子,名字部分是視線封訂掉的,而且,閱卷官員是空降的,根本沒可能事先和江南地方官串通,所以,問題只能發生在考卷從考生手中轉移到閱卷官手中的這段時間。

兩江總督葛禮,是直郡王的“養父”又是裕親王福全的表兄弟,怎麼看都是站在胤禩這一邊的,怎麼可能帶頭給胤禩難看呢?大部分人的思維定式是把葛禮給摘除了,一把手是你胤禩這邊的人,結果還讓你栽了這麼一個大跟頭,怎麼看都是你無能啊

康熙笑眯眯地看著胤禩:“老八,你也主張這次大比,有人營私舞弊?”胤禩無奈:“皇阿瑪,正如四哥所言,皇阿瑪派去的閱卷管,不會有問題,可是這次考生們的怨氣極大,據說已經有很多人因為應試不能及地,憤而自盡。兒臣想,皇阿瑪查一下還是有必要的。”

“那麼,你們說讓誰去呢?”康熙依然笑眯眯地,彷彿心情極好的樣子。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