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幌等地的街頭,到處湧動著參軍參戰的熱潮,就連為前方將士提供性服務的”戰地服務團”,也因狂熱的青年女學生爭相報名而人滿為患。
但是佔領徐州之後,日軍不得不面對一個嚴酷的現實:中國的戰略空間太大,中國的抗戰意志極為堅強。他們原本認為,中國是一個劣等民族,中國的格局是一盤散沙,中國遠遠地落在了他們的後面。當日本自明治維新後迅猛崛起,大膽引進西方的先進理念和技術,大力發展現代工業,迅速成為世界軍事強國的時候,中國這個曾讓他們無比敬畏的近鄰,這個四方來朝的東方大國,卻還陶醉在閉關鎖國的溫床上。當日本軍方研製並開發出88式、94式、96式戰機,BR…20式重爆、97式重型轟炸機、M…25裝甲車、89式坦克、航空母艦、戰列艦、重洋艦、巡洋艦、驅逐艦、潛艇、各種輕重型火炮以及歪把子、三八大蓋、特種煙等讓英、美、德、意等西方軍事強國也為之側目的新式武器,並將這些武器大量生產配備至各個師團、航空大隊以及艦隊士兵手裡的時候,連普通汽車也造不出的中國卻在忙於打內戰,中國各地的城頭上還在不時變換著各種大旗,各路軍閥們的手裡還拿著過時的漢陽造、中正式、鞏縣”步槍和大刀等老掉牙的武器,為了爭奪地盤和吞併對方甚至為了爭奪一個女人而打得昏天黑地,不可開交…..日本大本營原以為,這樣的國家,這樣的軍隊根本不堪一擊,因而在盧溝橋事變全面入侵中國時,他們曾狂妄地宣稱:只要三個月即可滅亡中國!
而事實上,中**隊的頑強抵抗,讓日本大本營損兵折將,惱羞成怒,在世人面前丟盡了臉面。臺兒莊的慘敗,他們出於面子,便興師動眾發動了徐州會戰。徐州會戰之後,他們只佔了一座空城,中**隊的主力卻跳出徐州,讓他們顏面盡失。”
高飛停頓了下,然後繼續說道:
“就在這個時候,日本大本營卻仍然固執地認為,中國只需要最後一擊便會轟然倒塌。
因為根據他們的精確統計,攻佔徐州後,大半個中國已經落人他們手中,其中包括中國的精華地區,中**隊傷亡慘重,元氣大傷,已不堪一擊。
因此,日本大本營餓狼般貪婪的目光,又垂涎三尺地盯上了中國的中南重鎮武漢。
這個偏居一隅的短視、狂躁、急功近利而又缺乏內省能力的島國民族,不會也永遠不可能知道,他們所面對的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曆史文化浸潤的古老民族,當這個民族一旦遭受異族入侵,便會表現出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和民族韌性,在這種民族凝聚力和民族韌性裂變釋放出的巨大力量面前,任何入侵者都休想征服這個民族。當然,這種力量也是任何精密的儀器所無法計算的。
在日本大本營看來:武漢,多麼美妙的地方!其地北連河南、南接湖南;中國第一大河長江穿城而過,蜿蜒東去,可呼應江西、安徽兩省:溯江而上,則可背靠巴蜀大後方。此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政治因素,佔有這樣一方九省通衢的寶地,便可事實上摧毀國民政府,至少把它趕到西南一隅降為地方政府,這樣有利於引誘國民黨內的親日派出來與日本政府‘合作’,重新建立一個聽命於它的‘中國政府’。因此,日本大本營認為’攻佔漢口是早日結束戰爭的最大機會’,‘只要攻佔了漢口、廣州,就可以統治中國7。
基於這種戰略構想,日軍大本營決定轉兵攻佔武漢。
武漢,這座江漢平原上的華中明珠,這座九省通衢的通都大邑,成為中日雙方爭奪的焦點。一時間,山河變色,血雨腥風,中華民族再一次經受著血與火的洗禮。武漢,凝聚了世人焦慮的目光。
武漢會戰歷時四個半月。整整四個半月,在這裡,中日雙方在以武漢為中心的上千裡範圍內,展開了一場規模空前的大決戰,創下了中國自抗日戰爭以來,規模最大、投入兵力最多、戰線最長、犧牲最慘重的紀錄。
武漢會戰,日軍先後投入兵力共14個師團、3個獨立旅團、5個航空團,出動空軍截擊機和轟炸機400餘架、艦艇140餘艘,共計兵力40萬人。
中**隊投入兵力共1120個師,作戰飛機200餘架,艦艇30餘艘,共計兵力100餘萬人。
諸位,武漢,這座重要的城市周邊地區,日本天皇裕仁豁出去了,而做為我們國家以及民族的最高軍事統帥,蔣中正蔣總統也一樣的豁出去了!”
(未完待續)
第五百五十章 周部長
說到這裡,高飛的語氣變得異常凝重:
“武漢會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