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部分(2 / 4)

頭戰爭怪獸所犧牲掉了。

影佐禎昭自1940年3月擔任“梅機關”的最高長官以來,與汪精衛的合作尚屬愉快。

汪精衛計劃中的這個“清鄉運動”,私心中似乎還想趁此提高一番自己在和平軍中的威信,甚至於重組一支忠於汪氏的有戰鬥力的武裝力量。影佐禎昭覺得汪氏當時的想法,與日本人兩頭無暇兼顧的一種政治軍事現狀,頗有互相補益之處。所以,影佐禎昭便不在煙俊六大將的跟前,點破汪精衛的那一層想法。

負責“清鄉運動”的宣傳造勢1941年7月,汪偽政權成立了一個行政級別很高的清鄉委員會。汪精衛自任委員長,周佛海、陳公博為副委員長,委員有陳群、梅思平、鮑文樾、楊揆一、任援道、趙正平、李聖五、林柏生、丁默鄣、趙毓松、羅君強、岑德廣、陳春圃、高冠吾等十餘人,俱是汪偽政權中一時位高權重的人物。由此,也表示了汪精衛的志在必得了。

不過,上面一些的人物,大抵是在報刊上擺擺樣子,虛應一個卯名的。

具體的事務,汪精衛全部交給了李士群去鋪陳。

李士群任清鄉委員會秘書長兼駐蘇辦事處主任,他給汪曼雲弄了一個駐蘇辦事處副主任的頭銜,兩人便走馬上任了。

按照汪精衛提出的口號,“清鄉運動”必須是“軍政並進,剿撫兼施”、“三分軍事,七分政治”的。不管口號如何的冠冕堂皇,汪精衛要培養自己的嫡系軍力,軍事始終是一個重頭戲。

可是,李士群帶領的76號那一班的太歲,爬爬院牆、衝著人家的臥室打打黑槍是內行。汪曼雲也只是一塊行政文職的材料。講到戰場上正兒八經的佈陣衝鋒,二人還真沒有那方面的經驗。於是,李士群推薦說:“讓唐生明過來管軍事吧,那小子跟我合得來脾性。”

汪精衛對於唐生明的印象本來就是清明爽朗的,自然無不同意見。

如此,清鄉的骨幹力量,在南京馬臺街22號坐下來商量具體的操作事宜時,就包括了李士群、汪曼雲、陳光中、餘百魯、唐生明、唐惠民、馬嘯天、戴英夫、黃爾康、包志超以及“梅機關”的晴氣慶胤、日本憲兵隊的中島、大西等人。就唐生明在其中主管軍事的部分來說,可謂是“清鄉運動”重要的一方面。

對於唐生明的鑽入“清鄉運動”,重慶政府聽說那是汪偽政權今後數年工作開展的重頭戲,戴笠當然是求之不得的。

戴笠到蔣介石那裡去彙報,蔣介石正手捧一本宋美齡手籤本的《聖經》坐在客廳中,意態蕭閒地揣摩。

蔣介石聽了戴笠的彙報,高興地誇了唐生明一句:“季澧還是肯動腦筋的,知道為校長分憂。”

汪精衛視察清鄉地區發表講話中國一向流傳著這樣兩句老話,叫做:“天上天堂,地下蘇杭。”“蘇湖熟,天下足。”

日本人也聽過這兩句自南宋時期即流傳開來的諺語。因此,日本想盡快儘早地把長江三角洲豐饒的糧食、布匹等緊缺物資收上來。

於是,善於揣測主子意圖的李士群便把清鄉運動的試驗區,選擇在了長江下游的滬寧杭三角地區……,可是,坐正了奴才的汪精衛,偏偏心中仍有那麼多的理想。

汪精衛這一生,就是暗暗地足艮蔣介石較勁的一生。

蔣介石最初在國統區,搞過一個“新生活運動”。汪精衛也必須把蘇州試驗區,建設成為“模範和平區”。

汪精衛把粗略的打算,跟李士群、汪曼雲、陳光中、唐生明等幾個骨幹談了一下。

數人退下後,便到晃盪著薔薇顏色的秦淮河畔喝花酒去了。

李、汪、陳、唐四人要了一條大的花船。

淪陷時期,秦淮河畔燈光慘淡、人跡寂寂那船的艙口頗寬敞,二三十人擁坐一處,仍可有迴旋的餘地。裡面擺設的字畫、紅木傢俱,大抵是明清的風格,桌上嵌著沁涼若水的大理石面。窗格亦精緻地雕鏤起古代蟲鳥仕女的圖案,坐下令人頓生一種柔膩的綺思。

這時候,正是抗戰的嚴酷時期。淪陷區的百業,呈現了一種蒼涼的凋零。

所以,秦淮河面的氣氛,也透出一份冷寂。其時,除了李士群數人包坐的一隻花船,另外還有數只出來覓食的畫舫。這就顯出秦淮河畔的燈光慘淡、人跡寂寂了。

不過,不管秦淮河面的風月如何的蕭瑟,李士群等人是風月場上的老手,他們總有辦法招來一些年輕的女子。後來,散發著茉莉花香、白蘭花香、籠紗衣裳薰香的數位歡場女子,鶯鶯燕燕地走入畫舫時,這微波盪漾的秦淮河,便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