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2 / 4)

小說:精神 作者:曾氏六合網

贖罪。嚴重者認為自己不應該再活下去;可發生自殺;自傷行為。多見於抑鬱狀態和精神分裂症。輕性的抑鬱心理患者則多有自卑感出現;認為自己無能力;不能履行責任和義務;或因微小的過失而過分自責。

虛無妄想——患者認為世界上的一切已經不存在了;已經毀滅了;而現在所看到的一切都不是真實的;實際上已不存在了;包括本人已不存在了;或者只不過是一具沒有內臟器官的空虛的屍體而已。後面這種表現;又稱為COTARD綜合徵。虛無妄想多見於更年期和老年期精神障礙;也見於精神分裂症。

貧困妄想——患者堅信自己一無所有;一貧如洗;是世界上最窮的人。可見於各種抑鬱狀態。

影響妄想——患者堅信有人用無線電;雷達或某種特殊的儀器來影響操持他的思維和行動;或者認為他的一舉一動都是有人用催眠術或某種神秘的外力在影響著他;控制著他;使他不能自主;甚至將一些不屬於他的思維和意願;強加於他;認為有人鑽進了他的大腦;和他進行對話。這類妄想多見於精神分裂症。

嫉妒妄想——患者堅信自己的愛人對己不忠實;揹著自己與其他異性私通或私下會晤;有不正當的行為;以致對己冷淡;毫不關心。這類妄想多見於女性;但男人也不例外;特別見於更年期精神障礙和精神分裂症。在現代,對於成功者的事蹟,有些人缺乏善意嫉妒,心理失衡到極點,以致產生陰暗心理,行為,超越了雷池,後果不僅是害己也害人。

釋義妄想——又稱為特殊意義妄想。患者對外界事物;賦予特殊的意義或解釋;這對於正常人來說;是不能從事物或現象的本身中引申出來的;是不正確的;也是不可解釋的;但患者卻深信不疑。多見於精神分裂症。這類妄想與關係妄想的區別就在於患者對事物的解釋不一定能與他本身聯絡的起來。後遺性妄想____在疾病進行期間或發生高熱時而產生的一系列妄想;體溫下降以後;一般精神症狀都已消失;但對過去的幻覺體驗和妄想的內容仍然堅信不移。

感應性妄想——與精神病患者生活特別接近的某一個人或一些人;在受到他的妄想觀念的影響後也對妄想的內容堅信不移;而好像是患者把妄想傳遞給了他或他們了。在"妄想"傳遞的過程中;相互感應或暗示起了重要的作用。一般說來;感應者可能是一個有威望的人;而被感應者大多數系沒有文化;批判能力弱和易受暗示的人。如果將他們分開;則被感應的妄想可以自行消失。這類妄想主要見於感應性精神病。常與感應讀心聲,動作讀心聲,意識流對接,臆癱,錯陣等綜合症狀群相聯絡。

<B>聯想

主要表現為聯想困難或失去控制;思維活動的數量;速度;主題;深度起伏及連貫性等方面均可發生障礙;因而患者的思維缺乏目的性;並且注意力不集中,思維不能指導自己的行動。

思維奔逸——是一種興奮性的聯想障礙;即指思維聯想速度加快;數量增多。患者聯想加速;思潮澎湃;新的概念一個接著一個不斷的旋轉湧現出來。此時患者的思維程序雖然很快;但方向卻不固定;易受環境影響而離開主題;轉移到新接觸的事物上去;處於一種遊離狀態。有時患者的思想發展過快;以致言語加速也趕不上;患者常感到嘴巴來不及表達自己的思想;以致患者說出來的話往往成了片段;沒有聯絡的詞句;或者詞句之間只有一些偶然的聯絡。上下句之間如果有一兩個字同音;押韻;稱為音聯;如果意義相關或字意相通;便稱為意聯病理性贅述——患者言語量明顯增多;但枝節聯想過多;整個聯想過程迂迴曲折;以致思想內容繁雜;主題不突出。患者思維過程的主題轉換中帶有粘滯性;除了談到主要問題之外;還插入了許多不重要的或無關的;細節的描述;補充和解釋;以致這這些繁瑣的鋪敘將基本內容也掩蓋了;反映了他的聯想過程是迂迴曲折而雜亂的。這種聯想障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分析綜合和概括能力的下降。

思維遲緩——是一種抑制性的聯想障礙。與思維奔逸相反;患者聯想困難;思路阻滯;對詢問反應遲鈍。表現為言語緩慢;回答問題吞吞吐吐;拖延很久;有時再三提問;才能得到回答。

思維貧乏——這類障礙在外表上與思維遲緩相似;但本質則不相同。病人思維內容空洞;概念貧乏;詞彙短缺;患者常默默少語。與他交談時;茫無所措;腦子裡好像是空虛的。

緘默症——患者沉默不語;對任何問題都不給予回答;亦無主動的言語。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