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似笑非笑地說:“高拱找你幫忙求情?他向來不領任何人的情,你幫他,他也不會感激。” 無論誰提拔高拱,鐵骨錚錚高大人都是“官照做,門不入”。 晏鶴年坦誠:“陛下英明。高大人確實找我說話,他誠懇地反省出題疏忽,說當時被什麼迷了心竅,才昏頭昏腦。” “高拱肯認錯?還真稀奇。裕王去找徐階幫忙,高拱為什麼不去?”皇帝接著問。 其實,皇帝一直在等徐階來求情,然後順水推舟給徐階面子。 這樣高拱又欠徐階一個人情,將來內閣權力平穩過渡。 雖然皇帝不想承認,但已經感知到那一天會降臨。 晏鶴年說:“或許,高拱不好意思?” 皇帝一怔,哈哈笑道:“高肅卿一貫傲氣,竟然會不好意思?看來他這回真的是昏了頭!” 皇帝一笑,怒氣漸漸消散。 晏鶴年暗暗鬆一口氣,算準了! 皇帝本來就是雷聲大雨點小,嚇唬嚇唬裕王和高拱。 皇帝笑著問:“朕問你為何幫高拱,你還沒說。” 伴君如伴虎,皇帝的笑容裡已經藏著鋒芒。 晏鶴年答道:“回陛下,臣不是幫高拱,只是不想讓蒙他心竅的東西得逞。” 這個回答是皇帝沒想到的,但又似乎一語雙關。 是誰把試題的疏忽一夜之間傳得滿城風雨?連皇帝都不得不跟著“雷霆大怒”? 景王今年正月初九薨了,連元宵節都沒過。裕王如果緊接著出事,皇位便宜哪一支? 皇帝本來就多疑,這一下更是看誰都像壞人。 當然,勸著他息怒的晏鶴年絕對沒有壞心思。 殿試和以往一樣安排在三月十五日。 一般慣例,殿試主考官是皇帝,閱卷官為內閣重臣,提調官則由會試主考官擔任。 比如上一科殿試的提調官就是袁煒。 但是這一科,皇帝特命李春芳為提調官,令高拱閉門養病。 皇帝說高拱有病,高拱就必須有病。被妖鬼迷了心竅,簡直有大病! 高拱:……臣遵旨。 無論如何,奉旨生病總比回鄉種地好。 就是不知道皇帝什麼時候允許他病好! 唉! 高拱特意送給晏鶴年一套自己珍藏的瓷器。朝野皆知高新鄭喜好收藏瓷器,他送出手的必然是珍品。 晏鶴年明白,高拱的意思是“兩清”。 “這個高新鄭真的是……”晏鶴年哭笑不得,對兒子說:“若非想著是順水人情,我都不想幫他說話。” 晏珣微微皺眉:“徐階會不會不高興,覺得咱們截了他的‘人情’?” “徐階擺架子不出手,皇帝已等得不耐煩。我如果也不開口,皇帝沒有臺階下。”晏鶴年嘆道,“處理高拱不要緊,皇帝怕裕王嚇出毛病。” 人年紀大又生病,難免心軟、惦記子孫。 高拱這一次得意忘形昏了頭,是不是因為景王薨了,裕王沒有競爭對手? 皇帝種種猜疑,還是看在裕王的份上,從輕發落高拱。 殿試只考一日,在皇宮舉行。一道策問,由皇帝親自出題、到場主持考試。 從大明開國至今,只有五次皇帝缺席殿試,都有特殊原因。 其中三次發生在正德年間。 嘉靖皇帝幾十年不上朝,卻只缺席過嘉靖十七年的殿試…… 但這一次,他又缺席了! 等候考試的考生以及輔助考試的六部九卿們,臨時得到通知,陛下身體不適,傳策廷試。 意思是,陛下出題傳策,接下來的所有工作,由首輔徐階以及禮部主持完成。 這一下,考生們惶惶不安,高官們的心也蒙上一層陰影。 雖然早就知道會有那麼一天,可還是讓人措手不及。 晏鶴年:……前幾天一起打坐,皇帝還挺精神的,看起來還能熬一兩年。 這一科考生在會試時紛紛哭喪,死啊哀的。晏鶴年合理懷疑,皇帝不想見到他們! 雖然事發突然,徐階還是很快穩住,有條不紊地發題、考試。 殿試一應流程都是成熟的,考生們也不會鬧事。雖然皇帝缺席,影響不大。 參與組織、輔助考試的助理考官們不用“封院”,還有豐盛的飯菜吃。 考生們中午只能啃饅頭、喝清水。 而考官們在殿外擺起桌子……茶食、果子、點心、湯、飯、酒應有盡有。光祿寺每三年辦一次殿試考官席面,已經熟門熟路。 如瞿景淳所說,這是一個肥差。 但在場眾人心情沉重,恨不得立刻去問候皇帝,誰也沒有心思吃飯。 缺席殿試! 不到萬不得已,皇帝怎麼會缺席殿試! 高官們互相對著眼神,完成三千字的無聲交流,大概連皇帝的後事和諡號都想好了。 瞿景淳小聲說:“高新鄭病得不是時候,本來殿試發榜,還要由他這個座師宣讀皇榜。” 這下提調官和宣讀官都由李春芳代勞,這科進士算誰的門生? 再一個……朝臣們默契地認為,皇帝讓高拱擔任這一科會試主考官,有權力交接的意味。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