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雖然想著隔離晏珣和小朱翊鈞,但督建牌坊確實是一項肥差。 如果誰是大明未來第一武將,必然是戚繼光。 這個認知,皇帝也有。 讓晏珣跟戚繼光交好,有助於晏珣日後的發展。 這次高拱出題犯錯,裕王焦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到處找人求情,引起皇帝的警惕。 他當初看中高拱的正直,讓其給裕王做老師,也讓裕王身邊有可靠的人。 卻並不願意見到高拱反臣為主,影響到裕王的情緒和行為。 裕王性情軟綿綿,將來被剛硬的高拱拿捏住,連翻身都難! 臣子太強勢,廢立新帝的事都有可能! 恰好晏珣的本經也是《禮記》,為人也很正直,和高拱一樣會討皇子皇孫歡心…… 完全可以做第二個高拱! 這一番心思,臣子做夢都猜不透。 皇帝修道修得不念凡塵,也不可能不讓自己的血脈繼承大統,而把皇位再讓給旁支。 被寄予厚望的晏珣,此時正在和張居正一起雞娃。 離別之前,不得加量佈置作業? 他想帶著鈞鈞一起旅行,但現在暗潮洶湧,應該辦不到吧? 除非有什麼意外! 朱翊鈞小胖胖抱著灰撲撲的黑貓一臉純真無辜。 張居正的目光瞟過貓布偶,嚴肅地說:“小世子不可玩物喪志,我們正式開始學《論語》。” 小胖胖還不知道人心險惡,笑著撲到晏珣懷裡:“珣珣!珣珣!” 晏珣可恥地被萌到。 他抱著小胖胖,和氣商量:“太嶽,小世子這個年紀,恐怕聽不懂《論語》。我做的‘早教’計劃,培養美育情操,你看一下?” 張居正說:“我們不講經義,只是熟讀文章,以後他懂事了天然就會。”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晏珣:“雖然……但是,他還是個孩子。我聽說小孩子壓力太大長不高。” 張居正煞有介事地講神童事例,其一就是他自己……十二歲中秀才,十六歲少年舉人。 張家乃王府侍衛出身,教育資源遠不如小朱翊鈞。按道理,小朱翊鈞享受全國最好的教育資源,必須最優秀。 你看人家楊廷和,十二歲就中舉。 若小鈞鈞去科舉,八歲不中舉,就是他們這些先生不用心。 晏珣聽得出,張居正竟然是認真的。 他跟無辜的小鈞鈞抱在一起瑟瑟發抖……卷!這才是卷王! 但他竟然被說服,覺得張居正說得很有道理、無力反駁。 有他和張居正這樣的天才做先生,朱翊鈞必須是皇帝中的狀元、狀元中的才子、才子中的武將。 將來戚繼光進京,給朱翊鈞講兵法、教火器使用、十八般武藝,也是應該的。 張居正和晏珣達成共識,齊齊看向笑呵呵的小胖墩。 萬曆寶寶,你即將進入知識的海洋暢遊,快樂嗎? 不過,晏珣還是很心疼便宜好大兒,給朱翊鈞送一幅世界地圖大拼圖。 這是他親自畫圖,跟老爹定做的。足足有五百片,夠小豆丁拼到懷疑人生。 “珣珣要出去辦一點事,等鈞鈞能拼好這幅圖,珣珣就回來了。”晏珣捏捏小胖子的肉臉蛋。 小傢伙快一點長大吧! 等你長大,我們一起去打獵、捕漁。天下那麼大,都是我們的獵場。 小朱翊鈞收到新玩具很高興,湊過來跟晏珣貼貼。 張居正覺得拼圖可以磨耐心,比沉迷布偶有意義,對此不反對。 兩位先生抑揚頓挫地給小胖墩講書,小胖墩坐一會兒又跑來跑去……不管他聽不聽得進,主打一個沉浸式教育。 最後小胖墩被聖賢書催眠,眼皮開始耷拉,才由馮保抱走。 馮保幽幽地看著晏珣和張居正。 原來“神童”的背後有這麼多艱難!可小世子是皇孫,不用科舉、更不用考武狀元! 晏珣和張居正走回裕王這邊,給裕王診脈的李時珍還沒走。 李時珍在給裕王講好友海瑞的一件趣事。 “歷任縣令到京城出差,花費至少千兩,已經算節省的。海瑞進京一趟,回去縣衙報賬,五十五兩整,包含路費、食宿費、應酬及一應費用。” 裕王震驚:“他是怎麼做到的?” 晏珣和張居正默默坐在一旁。 李時珍說:“能走路絕不僱車船;隨身帶乾糧,能湊合絕不去飯館;趕得上驛站住驛站,趕不上找草堆湊合,絕不住旅舍……” 總而言之,能不花的錢絕對不花。 一路跟丐幫長老似的到京城。 晏珣默默無語,我即將出差,李時珍是不是暗示什麼? 我也要如此高標準要求自己? 海瑞也是卷王啊! 按照這個差旅標準,出差的官員還有什麼指望?都得自己貼錢! 果然,裕王也看晏珣一眼,又微微搖頭。這麼搞,晏郎肯定變得很憔悴,到時候小鈞鈞會傷心。 但是裕王猛然想到,若能調海瑞到京城戶部任職,是不是能改變朝廷入不敷出的財政狀況?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