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部分(1 / 4)

小說:大明帝國日不落 作者:吻火

首柱也延伸了船體的長度,沿首柱外伸一斜槓,就可在首部多懸一些支索三角帆,有利於擴大撐帆的容量。

黃勝跟大家討論這個已經接近飛剪式帆船的設計,設計師沒有考慮空心船首,但是充分考慮了抗沉,設計了中國船特有的多密封艙,黃家日漸成熟的螺旋槳技術當然巧妙利用了。

黃勝提出了空心船首的理念,闡述這樣可以使船在浪中便於抬首,提高了它在浪中的航向穩定性。

趙時敏和所有的設計師覺得茅塞頓開,有些人興奮得忍不住抓耳撓腮,大有馬上修改設計的衝動。

黃勝這個半吊子內行,在這些真正的從不斷實踐中鍛煉出來的內行面前開金手指秀了一把。

把趙時敏和設計師們都雷到了,他們佩服得五體投地,好多人覺得解開了百思不得其解的設計難題。

黃勝鼓勵大家膽子大一些,完成圖紙馬上開始建造,不要怕失敗,可以一下子建造五艘大小不等的用來試航,這樣最後定型才會有依據。

黃勝知道不會失敗,心裡已經樂開了花,歷史上,飛剪式帆船是風帆時代的終結者,再也沒有任何帆船能夠超越。

最好的飛剪式帆船航速可以到達十二節以上據說可以達到十四節,橫越大西洋只需十三天,標誌著帆船的發展達到頂峰。

飛剪式帆船隻不過生不逢時,它出現得太晚了,沒多久風帆時代就被蒸汽機提供動力的火力驅動時代所取代。

如今黃家設計的飛剪式帆船擁有了全鋼龍骨、有質量優良與西夷的塗油風帆,還多了螺旋槳人力驅動,以後在海上跑起來最高速度會達到多少節?

黃勝很期待這個設計,叮囑趙時敏集中力量建造新船型,給這一種船型命名為“驅逐艦”系列,以後用民族英雄和為大漢文明作出偉大貢獻的科學家和先賢命名。

讓趙時敏不要節約造價,全船都要包裹鎳白銅。

鎳白銅是漢人獨到的技術,當然要用對地方,可以肯定即將建造成功的“驅逐艦”系列,質量和速度都會超越兩百年後才會出現的飛剪式帆船。

黃勝可不管“驅逐艦”的出現其實是後世為了對付魚雷艇而設計的具備速度較快、火力較強的新型艦艇,最初專門用來驅逐魚雷艇,風帆時代根本沒有這個艦名。

反正自己的新戰艦也突出一個“快”字,用來驅逐敵人的戰船貌似很不錯,命名“驅逐艦”也是實至名歸。

趙時敏是個工作狂,見到家主就帶著設計團隊談工作、談新思路、新構想。

第五百零四章:好戲連臺

趙時敏還喜滋滋告訴恩師,早在天啟六年學校科研班就開始研究家主的熱氣球構想,經過五年的反覆試製,如今已經能夠成功載人升空。

現在科研班有太多研究者熱衷這個能夠帶人上天的熱氣球,團隊有一百多科研班的學生,他們都是興趣愛好者,相信不久可以運用到軍事上。

黃勝很高興,如果熱氣球能夠升空,哪怕只能固定原地不能飛行也會起到太大作用。

高高升起一百米的熱氣球吊籃裡上去兩個斥候用高倍望遠鏡可以把方圓三十里是否有敵人調動盡收眼底呢。

他叮囑趙時敏搞科研萬萬不可操之過急,給予科研班足夠經費的同時也要督促他們注意安全,要儘可能避免傷亡事故的發生。

談完了工作趙時敏才回稟家主,姐姐給家主生了一個兒子,他這一次受姐姐委託請家主給兒子起一個名字。

黃勝得知趙蕊生第二胎沒有遇到風險,是順產,輕飄飄生了一個大胖小子足七斤,樂不可支,一直懸著的心放下了。

自己已經有了一個女兒三個兒子,黃勝唏噓不已,覺得很帶勁,給三兒子取名黃山。

這個名字又好聽又好記,還馬上知道這小子的排行,免得以後兒子一大堆搞不清誰是誰。

顧山海已經在海南島安排修建了三個船塢,鍛接龍骨的負責人是資深鐵匠出身的盧平,這個從石頭寨解救的家傳鐵匠經過五年讀書識字學習管理,如今理論知識,水平、見識已經不同凡響。

盧平現在是鍛接、鉚接、脹接的權威,他帶出的徒弟已經有三十幾個,人人都是鋼鐵廠的生產骨幹。

搶掠了一個國家,獲得的財富不知凡幾,黃勝不留任何金銀財寶,儘可能擴大投入增加內需,讓這些財富化作一座座城池、一艘艘戰船、一片片工業區。

黃家真的不差錢,不僅是掏了建奴老窩、滅了大越國得到了五千萬兩以上的財富,而是目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