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立刻選擇棄城逃跑。
鐵嶺衛不戰而下,建奴逃得匆忙城裡幾乎沒有遭受巨大物資損失,一萬多漢人被解放,拆遷又如火如荼進行了。
超過二十萬人的拆遷隊最遠的運輸距離近六百里,黃家鄉勇採取六十里一個補給站的方式科學調配,最遠的隊伍是最強壯的阿哈男子,他們牽著騾馬走六十里把物資運到補給點帶回空車繼續裝運。
就這樣一站一站接力,最後一站大多數是健婦在勞作,由於六十里過載後就換車不換牲口回頭走六十里空載,人和牲口都可以勞逸搭配,運輸效率提升不少。
得知瀋陽被拿下,圍困廣寧的明軍歡欣鼓舞,一時間自信心爆棚,他們紛紛來找主將黃勝大人要求攻擊廣寧,來主動請纓的沒有黃傢俬兵,連關前道的嫡系都沒有,反而是寧遠、錦州跟來的明軍。
廣寧被圍了敗逃回來的五千建奴騎兵,本來這裡就有兩個牛錄駐守,阿敏還可以動員一兩千建奴男丁參加守城,守城真奴的人數肯定能夠超過七千,因此廣寧反而最難打。
黃勝根本沒有嘗試攻打,不是打不下來而是難以佔領,五六千建奴戰士打巷戰,還有一兩千熟悉環境的建奴老小配合,黃傢俬兵可以跟他們一戰,可惜這裡人數太少,恐怕難以成功。
用明軍步兵來打如此惡戰,黃勝沒有必勝的把握,騎兵下馬進入巷戰這樣的部署太兒戲要不得。
因此黃勝不著急,圍而不打,等瀋陽拿下集中兵力穩穩當當拿下這裡何樂不為?
沒有任何跡象表明附近一千里內有可以威脅到明軍的強大武力存在,時間多著呢,不急慢慢來,目的還是效益最大化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