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制作出來的裝備,在屬性資訊裡面,都是有製作者的名字。
再加上陳晨毫不顧忌的直接喊話收購材料,這種行為,基本是故意引導其他玩家關注製作系統了。
所以其他的玩家,很快就注意到了,原來這些裝備都是製作出來的,而且似乎做裝備很賺錢的樣子,一件1銀,自己全部身家只能買兩三件而已。
而透過觀察交易板就能發現,陳晨銷售出去的裝備,至少上百件,而且出貨量是非常快的,自己看好的裝備,一會兒就就沒了。
於是很多玩家馬上開始跟風,也去學習生產製作技能,去搜集材料,嘗試自己製作裝備。
只不過幾乎沒有人像陳晨那樣,一口氣把全部的職業都學了。
因為他們學習生產製作職業的目的,首先是為了給自己製作裝備,並不是為了瞭解生產製造系統,甚至賺錢的目的,都是次要的。
玩多了傳統遊戲的普通玩家,還是把製作系統,當成了附屬在戰鬥系統上的附屬技能體系,而不是喝整個戰鬥職業平等的職業系統。
所以他們選擇的生產製造職業,都是對應自己的戰鬥職業的。
如果本身戰鬥職業是武將,那麼基本就會選擇鐵匠或者甲匠,因為鐵匠生產武器,甲匠製作護甲。
如果是法師或者逸士,那麼基本就會選擇衣匠或者木匠,衣匠製作法袍,木匠製作法器。
計劃的都很好,但是現實往往與計劃出入很大。
玩家們去學了計劃好的生產職業,想要製作自己用的裝備,但是當他們真的開始製作的時候,就發現,事情沒自己想象那麼簡單。
製作裝備需要的材料雖然都很簡單,但是材料的來源卻非常的複雜多樣。
最簡單的是打怪掉落的材料,比如各種血液、毛皮、牙齒之類的。
稍微麻煩一點的,是採集獲得,比如石材、木材、礦石等等。
最讓人頭疼的,是需要其他生產職業,對原料進行加工之後的半成品。
比如把原木做成木板,把棉花做成棉布和棉線,把鐵礦做成鐵錠和鉚釘。
如果這些材料,全部都直接在市場上買,將花費非常多的金錢。
別人賣的通常都會很貴,價格和數量也未必合適自己用的。
稍微一計算,就會發現,這比自己去買現成的裝備,要多花好幾倍的錢。
而且現階段大家的金錢都非常有限,除了陳晨,根本沒有人能支撐這種脫產練習。
而如果想要想要降低成本的話,只能自己把所需要的採集職業練了,再把可能需要的生產半成品職業也練了。
為了製作半成品,練了另外一個生產職業之後,本著不浪費的原則,玩家通常就會嘗試這個職業可以製作的哪些裝備。
他們馬上就會發現,這個職業製作對應裝備的話,又會需要其他職業提供的半成品。
如同加錢黨一樣,根據對比不斷的擴張需求,玩家們最終會發現,自己需要把全部的生產製作職業都學會,全都練起來,才能做到真正的萬事不求人。
但是生產製作職業,一共有14個,一起練起來,速度會非常的緩慢,要消耗無法估量的時間和金錢。
這時候,玩家們終於反應過來,自己的目的,僅僅是自己給自己製作裝備而已,到最後,自己變成專業的生產製造工匠了。
自己還要不要練級了!還要不要打本了!好還要不要pk了!
製作裝備,雖然看上去很美好,但是老子選擇買買買!!!
於是絕大多數的玩家,都直接放棄了製作職業,去選擇買裝備,這樣一來,更多的流動資金,進入了陳晨的腰包。
而陳晨和青空,把生產製造體系,設計的這樣的一個網狀結構,是讓所有的製作職業之間,都會交叉需求。並沒有什麼惡趣味,也沒有惡意。
陳晨的目的,是為了給生產製造玩家一個交流合作的方式。
戰鬥玩家可以靠一起打副本,一起戰鬥交流,透過pk、戰鬥來互動。
那麼生產製作玩家,就需要透過分工合作,不同的玩家負責不同的職業,用一個6到12人的小團隊,完成所有裝備和道具製作。
這樣不會浪費太多的時間,大家也都能得到自己所需要的東西。
即便是現在社會人心浮躁,大家沒有耐心去溝通和協調分工,也可以透過交易板,透過市場,透過原料、半成品、成品交易,讓市場流通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