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眼和順風耳見有好處,囑咐敖廣速速解決,不要留一點兒馬腳。便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地到別處去了。
“敖廣偷偷降了一場大雨,把紙人紙馬澆現了原型,順著樸莊街道上的水流,流進了村西北角上的一眼大井裡,徹底消滅了這支紙隊伍。
“曾二巴棍凡人一個,敖廣沒怎麼樣他;用天雷廢了軍師的妖術,打回原身。
“他畢竟是我的侄子,找到我後沒怎麼樣我,便把我弄到這裡頤養天年來了。”
縱橫大神讚美了叔侄倆的深厚感情後,又催問道:“我再問你,八龍冢被破,石龍被砸毀,你的原身,也就是那個嬰兒——曹根曹鐵頭又怎樣了呢?”
龍一攤攤手:“這我就不知道了。當時我只留了一絲兒神念在他身上,保住他性命,就離開那裡,到處遊說徵兵買馬去了。事發了便來了這裡,並且不久就被封閉起來,一點兒下面的音訊也聽不到。”
縱橫大神又問亓曉婷:“你聽說過破了風水後,曹根曹鐵頭的命運了沒有?聽說了就點點頭,沒聽說就搖搖頭。”
亓曉婷也被龍一的講述感動了:原來八龍壇還有這麼一個悽美的後續故事啊!只可惜前世只採訪到了八龍、甕口、紫龍、流常和花園的傳說,至於龍一,以及龍一舉事用錯人,這個傳說裡沒有。
不過倒有一個“曾二巴棍的傳說”,與龍一用錯人有些相似。但打死她她也不會與八龍壇的傳說聯絡起來。
這次穿越雖然受了不少苦,九死一生,能以把這兩個故事聯絡起來,豐滿了八龍壇的傳說,也算是對穿越的一點兒補償吧!
我刺兒!亓曉婷呀亓曉婷,你都這樣了,還為工作著想啊?蒐集再多的民間傳說,還不是孤芳自賞!前世的同事、家人、親戚朋友,又有哪一個能聽你講述呢?
亓曉婷卻不以為然,仍然聽得津津有味。注意力全在故事上了,身上的傷痛也減輕了不少。
由於龍涎藥水的作用,又吃了幾口奇異果,亓曉婷的嗓子也不怎麼疼了。見奇典大神問,試著說道:“聽說了。我爺爺和姥爺都給我講過。”
雖然嗓子還疼,發出來的聲音卻不再是直聲兒,句子也能說完整,這讓亓曉婷很高興。
縱橫大神更是高興,拍著手笑道:“你能說話太好了,這樣我就可以向你提問了。小姑娘,你在家鄉聽到的關於八龍、甕口、紫龍、流常的傳說,與這個相同嗎?”
亓曉婷忙說:“相同!我爺爺和姥爺經常給我講這個故事,說的與龍一大大基本一樣。”
亓曉婷刻意隱瞞了自己的採訪。與龍一的講述比起來,自己採訪到的真是少之又少,偏差也很大。既然來到八龍壇之一的龍一跟前,那就多睜眼,少張嘴,身臨其境地重新蒐集吧!
縱橫大神聞聽卻大笑起來:“哈哈哈,你可不能叫他龍一大大。論年齡,他活了幾十萬年;論輩份兒,在沒人類之前,他已經是爺爺輩兒了。無論從哪個方面論,你都是個小字輩兒。
“我看這樣吧,你們既然遇會到一塊兒,乾脆別論輩分份兒,互相叫名字好了。他叫龍一,你就喊他龍一。你叫……哎,小姑娘,你還沒給我們說你叫什麼名字呢!”
“亓曉婷。”亓曉婷爽快地回答。
依照她的性格,她是不會輕易把自己的名字告訴給陌生人的,尤其是兩個陌生男人。
但他們太優秀,太有神力了,在他們面前她沒有一點兒反抗和說謊的勇氣。而且是一脫口就說了出來,好像也是被他們的神力操縱似的。
“那龍一就叫你曉婷。這樣稱呼起來,既好叫,又顯得親……”見龍一用眼睛瞪著他,忙把未說出口的“熱”改成了“近”。知道自己話說過頭了,忙又掩飾地問道:“哎,曉婷,龍一說的用錯人中的村名可是真實的?”
亓曉婷:“真實!我們那裡確實有這些村莊。我跟著奶奶趕過王鈞集,十七戶有我們家的老親戚,紅白大事和年節,都有走動。不過,我們那裡把這個叫‘曾二巴棍的傳說’,故事和地名一模一樣。”
縱橫大神:“這也難怪,他用錯人只有他自己知道,老百姓卻不知就裡,叫成‘曾二巴棍的傳說’也很正常。畢竟曾二巴棍是當地人嘛。這麼說,龍一一點兒也沒編造?”
亓曉婷:“反正村名都是真的。據說歷史上塔兒頭村也確實有過曾二巴棍這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