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為了鞏固住這個村名,便讓御衛軍們化妝成農民模樣,三一夥兩一群的,到甕口村來買甕。買來後,趁夜間仍到清涼江的三里直河地段。
“時間不長,甕口村的大甕買賣興盛起來,賣甕的商人發了大財。村民們羨慕的不行,也紛紛效仿,村裡人絕大部分都做起賣甕的買賣來。甕口從此叫了起來。
“有了甕口(扣),扣住了八條龍,多了一層保險。為了防備八條龍再從甕底下鑽出來,劉伯溫又按方位,來到了甕口西南方的李家村。
“李家村有個李望龍,生有一子,取名叫李嘉會,年方一十六歲。這李嘉會儀表堂堂,生性聰穎,李望龍十分喜愛。見有風水先生進村,就請到家中,讓風水先生給他看風水,指點兒子的前程。
“劉伯溫少不得裝模作樣,把前宅後院看了個遍,又掐著手指算了算李嘉會的生辰八字,說:‘你這個兒子,命佔五行(金木水火土),將來必有大富大貴。只是受村名所限,也只能當一個土財主,辜負了你望子成龍的一片誠心。’
“李望龍見說,試探著問道:‘據先生所言,難道小兒還能當什麼官兒不成?’
“劉伯溫捋一捋八字鬍,裝出很神秘的樣子說道:‘怎麼不能?!據你兒子的命相,出宰入相我不敢說,最起碼是個朝廷命官。如能把村名改叫‘紫龍’,這就有了兩層意思:一是主你的兒子可以進朝當官,是龍的子臣;二是主你的兒子將能紫龍袍著身,鳳尾翅加頂,官職可坐到二、三品哩。’
“李望龍一聽,樂得嘴都合不上了。說道:‘這個村裡,多是李姓,我又是李姓的大輩兒。那就請先生賜村名吧。’
“劉伯溫自是不推辭,揮筆寫了‘紫龍村’三字,命人掛在了村頭。
“據說,北京城建好以後,劉伯溫以來為鞏固住‘紫龍村’村名,二來為實現他的預言,還真把李嘉會調到了朝廷,讓李嘉會穿上了紫龍袍,戴上了鳳尾翅。
“紫龍村裡出了個身穿紫龍袍的朝廷命官,村民們引以為榮,村名也就鞏固了下來。
“扣在甕裡的八條龍因為缺氧,被憋成了‘紫龍’,但並不等於就沒了危險,一旦透進空氣,那龍還有復甦的可能。
“為了把這八條龍置於死地,劉伯溫按方位又來到了紫龍村西南方的一個名叫留村的小村裡。
“這個留村村很小,地勢低窪,好像盆地。因連年戰爭,這個村裡的人死的死,逃的逃,現在只剩下了老弱不堪的幾戶人家了。
“劉伯溫進的村來,和一個上了年紀的老人拉起了家常。
“老人告訴他,他曾經有過五個兒子,兩個兒子被抓去當兵,一去無資訊。兩個兒子在燕王掃北時被殺死,一個兒子死於疾病,家裡只剩下他和一個孫子了。
“現在,這個孫子也到了該成家的年齡,因為窮,娶不起媳婦,只好祖孫二人相依為命。
“而村裡的其它幾戶人家,也都窮的窮,病的病。
“老人嘆口氣說:‘這個村子眼看就要沒了。’
“劉伯溫心想:這是治住此地風水的關鍵地方,無論如何也不能讓它滅掉。就對老人說:‘這個村子之所以連遭非難,就是因為這裡的地勢低窪,常年積水,加之村名起的也不恰當:留村,留存也,把一些瘟疫疾病,災害晦氣,都留在了這裡,流不出去。如不更村名和改變村貌,村子多會兒也發不起來。’
“老人一聽,忙問道:‘老先生,可有破這晦氣的法子?’
“劉伯溫裝作一本正經地說:‘有啊,根據這裡的地形特徵,可以在村的中間由南至北挖一條河,讓死水變成活水,積水常流;再把村名叫做‘流常’,取常流水的意思。有了這條串村河和這個村名,溫病晦氣順著水流流走,健康富裕又順著水流流來,你們的日子就會好起來的。’
“老人聽了,非常佩服,忙叫孫子召集了全村村民,說明了利害,又央劉伯溫寫了新的村牌,規劃了挖河線路,就動起工來了。
“劉伯溫見村民們認了真,行動起來了,便高高興興地離開了。
“而他的真正用意,卻是讓那憋紫了的八條龍在這裡嗚呼哀哉,肢解體散,化作濃水流出來。‘流常’,寓含著‘流腸’、‘流湯’、‘流淌’這幾層意思。
“就這樣,被挖出墳墓破了風水的“八條龍”,透過‘甕口’扣住,‘紫龍’憋紫,到‘流常’流湯,徹徹底底地置於了死地。
“燕王聽劉伯溫回來一講,十分滿意,高高興興地到七百里外的荒灘建都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