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姑忽然揮舞著綵綢,向天狂喊道:“我要上天,請給我上天梯。”話音剛落,人群中有一老者,指了指欲倒的觀宇,說:“上吧,這裡就有梯子。”
邊道姑“哈哈”笑了兩聲,抱起金鐘,扔到了觀內的八寶琉璃井中,口中還唸唸有詞地說:“八寶琉璃井,九子撈金鐘。”說完,又舞了一會兒綵綢,抱著玉笸籮,徐徐地飛上天去了。
紫雲觀也隨即傾倒。人們再回頭看那發話的老者時,早已無影無蹤了。
原來,那就是來引度邊仙姑的觀音菩薩。
後來,官府為了弘揚這一壯觀奇聞,在紫雲觀前立了碑,褒揚其美名。尊邊道姑為邊仙姑,贈丹臺真人稱號。並在原觀址上新修了一座寺,起名邊仙寺。寺內塑邊仙姑神像。香火一直很旺盛。
沒想到在神星球上竟然見到了成了神仙的邊仙姑。
亓曉婷越想越高興,緊忙走出屋,閃身出了空間。
映入亓曉婷眼簾的,是一個看上去四十來歲年齡的中年女性。只見她身穿一件月白色百褶女道服,頭頂梳髮髻,一方白色絲巾垂在腦後,面相雍容富態,慈眉善目,像極了《西遊記》中左大玢扮演的觀世音菩薩。
亓曉婷趕緊行跪拜禮,嘴裡說道:“民女見過邊仙姑大神!”
邊仙姑忙拉起亓曉婷,和藹地說:“我們是老鄉,不用行這些禮節,也不要叫我大神。以我們的年齡,你就叫我邊仙姑好了。”
亓曉婷不好意思地說:“這哪兒行?你比我大著一千多歲呢!”
邊仙姑忙擺手:“我們這是在神星球,你又是個穿越者,我們論街坊輩兒。”
二人閃進空間來到屋裡,禹王笑道:“邊仙姑,你是不是也接到了縱橫大神的紙鶴?”
邊仙姑搖搖頭:“沒有。我是在玉帝那裡聽說的。我們是老鄉,說什麼也得來送行。結果還是來晚了。”
龍王忙打圓場:“這不能怨你,是我讓他們提前的,怕的是再生事端。本打算等他們下去以後,我再去轉告你們,沒想到你和禹王全來了。”
與別人寒暄了一會兒,邊仙姑把亓曉婷拉到身邊,問道:“你家住在棘津州哪一彎兒裡呀?”
亓曉婷:“我家住在縣城裡,奶奶家是楊蘇村。”
邊仙姑:“是嗎?這麼說,我們兩個人的老家離著不遠。我家是邊村,與楊蘇也就離著十來裡地,我記得小時候還去楊蘇走過老親戚哩。哎,你家現在與邊村有親戚嗎?”
亓曉婷搖搖頭:“我不知道。聽奶奶說,我們家與十七戶有親戚。紅白大事還走動哩。”
邊仙姑:“從你們楊蘇到十七戶,得二十多里,正好路過我們邊村。”
亓曉婷讚歎道:“邊仙姑,您對家鄉的地理真熟悉,我都不如您。”
邊仙姑:“我在那裡生活了……呵呵,不說了,反正有幾個你的年齡。你還是小孩子,又住在城裡,自是不知道了。”
說著手掌往外一伸,上面立時出現了一個一尺來長,六、七寸來寬的小笸籮,對亓曉婷說:“這是我的玉笸籮,送給你路上用。這裡面全是針頭線腦、剪子、尺子、布匹。我們是女人,縫縫連連少不了。你又是長途跋涉,帶在身邊有好處。”
玉笸籮裡確實有各色絲線、縫衣針、剪子、尺子,而所謂的布匹,卻是纏在不過兩寸寬的木軸上。各色各樣各種質地的布都有。
亓曉婷不解其意,拿起一個鴨蛋青的布軸觀看起來。
“這裡的布匹都是濃縮的。”邊仙姑繼續說道:“比如你想用這種鴨蛋青的布料做衣服,你就量出所需的長度,然後剪下,布條就會立刻伸展成兩尺半寬的布了。”
說著,從亓曉婷拿的那軸鴨蛋青布軸上剪下六尺,一抖,不到兩寸寬的布料,立時變成了二尺半寬,正好是一條褲子的布料。
“如果你想施捨,就剪下一丈多長,用上咒語,對方就有了永遠也量不完的布匹。但要一直做,不能間斷。”又把咒語教給了亓曉婷。
“有了這個玉笸籮後,我很想到老家棘津州走一趟,幫幫那裡的父老鄉親。只可惜一直沒有去成。這次就拜託你,替我完成這個心願吧!”
亓曉婷:“一定完成任務!”
邊仙姑:“這個玉笸籮帶在身上很不方面,放在空間裡用著又不及時,你可以把它們祭到身體裡,用時祭出來。它們既可以當攻擊武器,還可以自衛。會用祭物術了嗎?”
亓曉婷:“龍王剛傳給我,還沒有練習。”
邊仙姑:“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