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住戶想調換樓房,或者因工作關係遷往別處,走時把床上用品如被褥床單,往洗衣房一交,只拿著自己的隨身衣服就行。
新安排的住房裡的一應裝置,於自己原住房裡一模一樣。印象中還是在自己原來的房間裡。
調換樓房的手續很簡單,使用者只需在新住處刷卡登基入住,原住處的房子在電腦上就顯示退出,
樓房裡的人一旦搬走,環衛工作人員就把空出來的房間進行全面消毒。以衛生乾淨煥然一新的面貌,迎接新的住戶。
交通便利
居民區交通道路縱橫,四通八達。交通工具一是電動公交車,再就是腳踏腳踏車。
電動公交車為太陽能發電。每輛車的車頂上,都裝著太陽能接收板、太陽能轉換系統、太陽能蓄電池。接收板接受太陽能量,轉換系統把太陽能量轉換成電能儲存到蓄電池裡,用於開動公交車。
蓄電池的蓄電量很大,只要晴一天天,蓄電池就能儲存公交車五天的用電量。且每輛車上都有備用蓄電池。
居民區裡的公交車很充裕,一般每十分鐘發一輛。每五百米一個停車站。無論本區居民還是外地人,一律免費乘坐。
乘客除了在停車站上車外,還可在路上招手上車。公交車司機服務熱情周到,有人招手便停車,從來沒有因為不停車而反應到單位的。
腳踏車也是公家預備。在各個小區及各個公共場所的門口,都設有腳踏車存放棚。居民們要出門,如果不願坐公交車又不想步行的話,可以隨便到腳踏車棚裡推一輛。想上哪裡上哪裡,自己主宰一切。
腳踏車是免費的。但是,無論到什麼地方,要自覺地把腳踏車存放到那裡的腳踏車棚裡。辦完事後,再到腳踏車棚裡隨便推一輛,騎上就可以走。無需找自己騎來的那輛。
如果有人在雙休日,三五成群結伴騎腳踏車外出旅遊,那就儘管放心地去好了。路上,腳踏車在哪裡壞了,就推到哪裡的車棚裡,放在需要修理的腳踏車一邊,推輛新的繼續趕路。無需辦任何手續。
回到自己的小區也是如此,一定要把腳踏車存回到腳踏車棚。保持小區門口秩序井然。
這裡之所以用腳踏車棚而不用腳踏車庫,是因為存放腳踏車的房子一般都是敞棚,即便有門,也是一天二十四小時開著。便於居民及時取存。
每個小區都有腳踏車修理人員,負責修理壞的、擦洗髒的、檢驗腳踏車是否缺少零件,或者有鬆動的螺絲。確保每輛腳踏車,在推出來之後,各項效能完好。
積分卡
工作人員一律實行積分制。一天十分。上午下午各五分。每次收工,走時只須把個人積分卡在積分機上一刷就行。
積分機裡安裝著高智慧電腦。一天只記錄一次。就像給網路小說投推薦票一樣,只要推薦了(這裡是只要記錄了),在這一天之內,無論你在天南海北(這裡是國全各處)的任何一部電腦上,都不能再投(這裡是再積了)一個樣。誰也別想在積分上作假。
積分很重要。是一個人一生的財富積累和見證。
棘津國不流通貨幣,一切消費全憑積分卡。如:吃飯、買衣服、進服務場所、理髮或洗澡、旅館住宿等等等等一些生活必須專案,一律刷積分卡。
可以說,一個積分卡在身,走遍全國暢通無阻。想吃就吃,想買就買,想住就住。
積分卡每天都會用,要常帶在身上。
不過,萬一丟了也不要緊。積分卡的密碼是手指印,只要在讀卡機上輸入出生年月日,用右手食指摁一下密碼確認鍵就行。
補辦也很方便,本人可以憑指紋很快複製一張,立等可取。因為個人資料全在積分機裡儲存著,積分卡只是起方便作用。
積分一律不公佈。只有進養老院時,由居民區負責人當眾刷卡公佈。按著標準定出特等優秀、優秀、良好、合格、基本合格、較差、差七個等級。就像現實社會中各單位年總評比一個樣。只不過美加國的國民一生只有一次,而且沒有挽回的餘地。
每個人進養老院時,居民區裡都要召開歡送會。個人也允許邀請親戚好友參加。
在歡送會上,人們最期待的時刻,也是歡送會最高潮的時刻,就是公佈積分。無論被歡送的人樂意還是不樂意,這個時刻會如期到來。自然,等級高的興高采烈;等級低的垂頭喪氣。
人們把積分視為功德積累。為了給自己畫上一個滿意的句號(養老院是老人們安享晚年的地方,管理體制與外面脫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