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毛腿搖搖頭:“其實,這都是傳說。你們沒聽說過嘛,玉皇爺的廟宇,還是向‘叫街的’、‘剌臉的’、‘買玩具的要飯的’贊助來的呢!”
“噢?這是怎麼回事?你快給我們說說。”李洪吃驚道。
嬌娜更是好奇,纏著飛毛腿,非要他立馬講述不可。
亓曉婷則豎起耳朵,做好聽故事的準備。如果蒐集起來,空間的黑土地又能往外伸展半尺!
於是,飛毛腿只好邊走邊說,講述了下面的傳說故事:
傳說,在劉伯溫選都城選到這裡時,玉皇爺選廟址也正好選到這裡。待劉伯溫走後,玉皇爺就把那一派龍脈用神光罩住,然後託夢給當時的棘津州知縣,命知縣在果村這一帶給他修一座玉皇廟。
並囑咐說,修廟的銀子向“叫街的”要;木料向“辣臉的”要;圖樣向“賣玩具的要飯的”要。
知縣醒來,覺得夢蹊蹺。何況修廟建寺是行好的事,就尊了夢中玉皇爺所言,立即出榜,招募名師巧匠修建玉皇廟。
要興土木,必須有銀子。縣庫裡的銀子又都有用項,知縣就依著夢中玉皇爺囑咐的那樣,命張監工帶領衙役們到集市上向“叫街的”去要銀子。
這“叫街的”本是乞丐,但這類乞丐不是伸手討要,而是“爺爺奶奶”的狂喊,聲嘶力竭,擄人神經。客商們怕他的狂喊影響買賣,只好施捨些打發走。
張監工帶領衙役來到集市上,正好遇見一個“叫街的”正在沿街狂喊。他們就把他拉到一個僻靜處,向他要錢。
“叫街的”哭喪著臉說:“我要有錢,就不出來叫街了。”
張監工見逼不出錢來,回去交不了差,就命衙役們打那“叫街的”。
打得“叫街的”沒法了,指著身下的土地說:“這地下有銀子,你們刨吧。”
衙役們拿起鎬來一刨,真的刨出兩大甕銀子來。
知縣見真應了那夢,十分高興,就又命張監工帶領衙役去向“剌臉的”要木料。
這“剌臉的”也是乞丐。這類乞丐是手持一把利刃,對著客商狂喊。客商如不出錢,就朝自己臉上下刀,弄得滿臉血汙,慘不忍睹。
在自己的貨攤前出了這類事,客商也覺臉面上不光彩,只好早早地施捨些打發走了了事。
張監工帶衙役又來到集市上,把一個“剌臉的”拉到一個井臺旁,向他要木料。
“剌臉的”怒目圓睜,倒向他們要起填肚子的東西來。
張監工就令衙役給他買了吃食兒。“剌臉的”吃飽喝足,心裡想:“他們向一個要飯的要木料,真乃天下之大滑稽,我何不就以滑稽對滑稽。”
於是,就指了指身邊的井說:“這井裡就有木頭,你們往外撈吧,撈夠了就言一聲。”
誰知,話音兒剛落,那井裡就冒起了白霧,滾起了水花,那成梁成檁一根接一根地從井裡漂上來。眾衙役們抬的抬,扛的扛,不一會兒就撈了小山似的一大堆。
一個衙役累得實在支援不住了,就對張監工說:“不少了,再撈就用不了了。”
話音兒剛落,那井中一浮上來的木頭就一下子不見了。氣得張監工搧了那個多嘴的衙役兩巴掌。
有了銀子和木料,知縣又命張監工去向“賣玩具的要飯的”要圖樣。
這“賣玩具的要飯的”也是乞丐。這類乞丐就是拿了一些小玩具,一邊賣些小錢,一邊用玩具換飯吃。
張監工帶著衙役,走了九九八十一鄉,趕了七七四十九個集,抓了八八六十四個“賣玩具的要飯的”,也沒要出圖樣來。
知縣氣極了,對張監工說:“眼下工匠來得這麼多,只等圖樣了。再寬限你三天,到時還找不到,決不輕饒你。”
張監工嚇得冷汗直淋,只好帶領衙役二次出門去找。眼看日落西山,三天期限已到,圖樣仍無著落。張監工心裡一著急,那眼淚就跟滾黃豆粒兒似的一個接一個地滾了下來。
正在這時,一個穿戴很破的老頭手裡拿著要飯碗,肩上扛著青竹竿,青竹竿上拴著一串蟈蟈籠子,拖拖拉拉地向這邊走來。一邊走還一邊嘟囔著:“蟈蟈籠,好式樣,多花錢,不上當。”
張監工閃淚眼一看,那蟈蟈籠子編制得十分精緻,尤其那上邊最大的一個,是四柱形重樓式樣。四角飛簷,正中圓葫蘆沖天。
心想:反正期限已到,且買回這最大的一個交差,抵擋一時。於是,就喊住賣蟈蟈籠子的。要買那最大的一個。
賣蟈蟈籠子的老頭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