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二十五日。
在山海關城休息了一夜後,劉博源率領著威武軍再次啟程出發,向著京師方向而去。
大軍跨過山海關城,便是正式進入到了關內之地。
相比於關外之地的苦寒與荒涼,關內之地明顯比較繁榮一些,人口數量也是多了許多。
沿途所經過的撫寧、盧龍、豐潤、玉田等城池,皆是熱鬧一片,絲毫感受不到關外之地的荒涼。
然而。
在這熱鬧一片的背後,更多的還是成群成群的流民,出現在了官道之上。
看著這些流民向東而去,顯然是要前往京師討活。
劉博源勒停了戰馬,轉頭看向身旁的王德化,神色疑惑的問道:“王公公,這裡已是處於京畿之地,怎麼會有如此多的流民?難道朝廷沒有收容安置嗎?”
“這......”
王德化面露猶豫之色,似乎有些不知如何回答。
見得王德化如此神情,劉博源的臉色立時陰沉了下來,眼中也是出現了怒火。
其實根本無需王德化的回答,此時在劉博源的心裡面,也已猜測出了大概的事情。
在今年初時,整個大明便是大旱、大蝗、水患、瘟疫等天災接連不斷,南北數千裡乃至塞外,幾乎都是十室鮮一脫者。
湖廣、雲南、廣東發生旱澇,禾田損傷過半,南直隸發生大飢,自淮而北至畿南,樹皮食盡。
面對著接連不斷的天災降臨,朝廷地方官府不僅沒有做出及時的賑濟工作,反而還提前向百姓們徵收今年的賦稅,逼迫的保百姓們走投無路。
為了能夠活命下去,無數的百姓們只得逃離家鄉,另到他處討活。
而只有前往各省各府的大城池之中,百姓們才有一線活命的機會,特別是在京畿之地與天子腳下,更有活命的機會。
因此,在前往京師的官道之上,到處可見成群成群的流民。
........
看著站在官道兩旁的流民們投來畏懼的目光,劉博源不由得輕嘆了一口氣,陰沉的臉色與眼中的怒火已是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臉的沉重。
身處在明末時期的漢人百姓,實在是多麼的悲慘與不幸。
正逢小冰河時期的到來,引得大明境內接連出現了各種天災,而且人禍也是窮出不斷。
可大明朝廷在面對著這樣的局勢時,不僅沒有想著如何賑濟百姓,反而還多次加徵各種賦稅,如遼餉、練餉、剿餉等。
這使得本就走投無路的百姓們,為了能夠活命下去,只好背井離鄉,亦或者起事造反,如高迎祥、張獻忠、李自成等流賊巨寇。
其實在劉博源的眼裡,小冰河時期的到來並不可怕,百姓們之所以如此的悲慘與不幸,很大一部分原因皆是在大明朝廷身上,在地方官府身上。
如果大明朝廷能夠及時的賑濟百姓,地方官府能夠真心的救災為民,又怎麼會引得人禍窮出呢!
陝西、延綏都是重災之地,可在劉博源的治理之下,不僅沒有遭受到天災人禍的影響,反而還使得百姓們擺脫了飢寒交迫的生活。
而這,就是因為有了劉博源的治理。
從這也就可以看出,天災人禍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日益腐敗的大明朝廷與地方官府。
........
崇禎十六年六月一日。
上午巳時一刻(上午9點15分)。
大明京師,朝陽門外。
今日一大早之時,整個京師顯得格外熱鬧,無數的軍民百姓們蜂擁著從城內走出,聚集在了朝陽門外。
至於軍民百姓們為何會聚集在此,皆是因為大明榆國公劉博源將會率領著得勝之師,從遼東凱旋歸來,並接受大明皇帝的封賞。
整個京師中的軍民百姓們全城出動,早已在那十數里長的官道上翹首以盼,等待著得勝之師的到來。
相比於崇禎十四年松錦大捷時的迎接規模,這次的迎接規模顯然是要更加龐大一些。
畢竟這次的明清之戰,大明可不僅僅是大敗了滿清,而且還生擒了奴酋多爾袞,收復了失陷多年的遼陽、瀋陽等城池。
另外還有訊息傳出,就連滿清故都赫圖阿拉城,都已經被榆國公收復了回來。
從明面上來說,榆國公已經覆滅了滿清。
覆滅滿清!
這可是潑天之功啊!
為禍半個多世紀的東虜被徹底覆滅,京師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