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道路結實耐用的問題,劉博源的腦海中立時蹦出了前世常見的一種東西。
沒錯,它就是——水泥!
這可是一切建築的基礎材料,是建築當中不可或缺的一種材料。
在加入水與砂石攪拌成漿體後,水泥能在空氣中乾透硬化,堅硬程度堪比青石。
早期之時,水泥的製作很是簡單粗糙,要求的質量也並不是很高。
而水泥通常所用到的材料,大都是石灰石、黏土等,根本沒有進行煅燒。
因此,早期的水泥路面與建築,根本沒有那麼結實。
直到1796年時,水泥經過配比煅燒,實用性有了極大的提高。
而到了1813年之時,水泥的配比再次進行了最佳化,得到了效能更好的水泥。
在前世的民國之初,水泥又被國人稱之為‘洋灰’,從這也反映出水泥的製作難度。(大家應該聽過火柴被稱為洋火,布料被稱為洋布等。)
當然了,其實水泥的製作並沒有多難。
六七十年代大增產之時,農村百姓們可都會懂得冶煉鋼鐵、燒製水泥等,儘管質量並不是很好。
而水泥的配比,無非就是石灰石與黏土進行一定的搭配,磨成細粉後再高溫煅燒,就能得到質量不錯的水泥。
至於石灰石與黏土的配比是多少,劉博源倒是記得不大清楚,但應該是三比一或四比一。
回憶清楚了水泥的製作方法後,劉博源當即就開始動手。
他對著週六和吩咐道:“六和,你速去準備好一些石灰石與黏土,今日本公爺就燒製出一種東西,能徹底解決道路結實耐用的問題。”
“啊?國公爺,您真的有辦法嗎?”週六和的神情甚是驚訝,似乎是有些難以置信。
“這有何難的,還不速去準備。”
劉博源揮了揮手,臉上滿是自信之色。
“好的,國公爺!屬下現在就去準備。”
週六和連忙低首應是,隨即便匆匆離去。
........
一個多時辰後。
鍊鐵作坊。
這是一座建在太原城西之外、靠近汾水河邊上的鍊鐵作坊,是專門用於生產打造鐵軌。
在作坊之內,自然是有著一座座高爐。
“這一爐的水泥,按照三份石灰石,一份黏土的比例進行煅燒,另外一爐的水泥,則按照四份石灰石,一份黏土的比例進行煅燒。”
劉博源站在高爐之前,指揮著工匠們將磨成細粉的石灰石與黏土,按照一定的配比加入到高爐之內。
隨後,兩爐水泥填泥封孔,開始進行高溫煅燒。
在當日傍晚之時,兩爐水泥已是完成了煅燒,而後出爐冷卻。
第二日。
劉博源早早的來到鍊鐵作坊內。
此時,兩爐水泥在經過了一夜的冷卻,溫度已是完全降了下來。
看著地面上兩堆小山似的灰色水泥,劉博源的心情很是欣喜。
雖然他還不知道煅燒出來的水泥是否實用,但從外表上來看的話,還是與前世的水泥沒有什麼差別。
劉博源滿意的笑了笑,當即對著身邊的工匠們吩咐道:“準備砂石與水,加入到兩份水泥中進行攪拌。”
工匠們得令,立即忙碌了起來。
在劉博源的指導下,兩份水泥很快從粉末狀態,攪拌成了漿體狀態。
隨後,工匠們將攪拌好的水泥漿體,倒入到事先準備好的模板中。(一個由五塊木板釘成的長方體模板,相信大家在工地上也見過這樣的模板。)
“好了!現在該忙的已經忙完,接下來就等著水泥乾透硬化,再看看效果如何。”
劉博源拍了拍手上的灰塵,臉上露出了笑意。
看著依舊是漿體狀態的水泥,週六和很是疑惑的問道:“國公爺,這水泥真的有這麼神奇,乾透硬化後還能比青石堅硬?”
“哈哈哈!你可別小看這漿體狀態的水泥,等這水泥乾透硬化之後,你自然就會知道的。”劉博源笑著道。
“國公爺,那這水泥需要多久時間才能乾透硬化?”週六和又問道。
劉博源擺了擺手,說道:“這個不必著急。如果天氣好的話,也就只要一兩天的時間,如果天氣不好則多要幾天時間。”
“屬下明白了!”
週六和壓下心中的好奇,臉上滿是期待之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