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朝鮮八旗與倭國八旗,基本上才幾人或十幾人配備有一件皮甲,至於鐵甲的配備,那都是將軍以上才有的。
如此低的皮甲率,在與明軍的對戰中,又如何是明軍的對手。
還有一點,在經過四十多年前的抗倭援朝之戰後,明軍對朝鮮與倭國軍隊有著心理上的自信感。
而朝鮮與倭國軍隊,也是發自心底的畏懼明軍。
如果不是東虜的征服,朝鮮與倭國軍隊根本就不敢進犯大明。
然而。
在官廳內滿堂的笑聲中,唯有平西伯、寧遠總兵吳三桂眉頭緊皺,似乎在深思著什麼。
“三桂,可是有什麼憂事?為何這般皺眉?”見得吳三桂這般神色,祖大壽當即收起了笑容,疑惑的問道。
吳三桂起身站起,沉聲回道:“大舅,非是三桂在這裡危言聳聽,今日的攻城之戰,怕是清軍根本沒有拿出真正的實力。”
“哦?為何會這麼說?”祖大壽問道。
吳三桂解釋道:“大舅,今日清軍攻城雖然甚是猛烈,但上陣的大都是朝鮮八旗與倭國八旗士兵,真正的滿洲八旗兵馬,卻絲毫沒有上陣。而且還有,清軍可是在火炮之上佔據著絕對的優勢。”
“如果清軍狠下心來攻佔義州城,怕是我們根本防守不住。”
“這......平西伯,這怕是有些不大可能吧?”有將領表示了懷疑的態度。
“是啊!平西伯,我們現在可還是有著四萬兵馬,又何懼清軍的進攻。”
“說的是。只要我們堅守到英都伯率軍前來,清軍必然大敗。”
“兩日!我們只需要堅守兩日時間,英都伯必然會率軍前來。難道我們連兩日時間都堅守不住嗎?”
“我們可是有四萬兵馬,堅守兩日沒有絲毫難度。”
“......”
一眾將領們顯然很是樂觀,根本沒有太過在意吳三桂的話語。
就連祖大壽也是點頭道:“三桂,我看你還是不用太過擔心,義州城內可是有四萬兵馬,難道還堅守不住兩日時間。”
“只要等到英都伯率軍前來,清軍必然會大敗的。”
“可是......大舅,三桂還是覺得,我們當要做好與清軍拼命的準備,而且儘快書信一封,請英都伯速速率軍前來。”吳三桂堅持著自己的謹慎態度,向祖大壽提議道。
祖大壽細思了片刻後,點頭同意道:“如此也好!不算勝先算敗,這也是一種很好的謹慎態度。”
隨後,祖大壽書信一封,命快馬送往錦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