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樓二樓,一個雅間之內。
一名身著樸素的老者靠坐在椅子之上,一邊品著茗茶,一邊細聽著說書先生的念報。
在老者的身邊,還站著兩名僕人。
透過雅間內大開的窗戶,老者能清楚的看到一樓的情況,也能聽清茶客們的議論之聲。
“這大明時報果真是不一樣,比之朝廷邸報的內容還要豐富新穎,大明發生的各種實事也都詳細刊登,怪不得軍民百姓們會如此熱衷喜歡。”老者很是欣賞的點頭道。
“不過,聽聞這大明時報是榆國公所創辦的,這怕是別有用心啊!”
老者隱隱覺得,隨著大明時報的影響越來越大,似乎會逐漸挑戰到文人們的話語權。
千百年來的文人話語權,或許因為大明時報的產生,從而受到嚴重的威脅。
甚至,如果榆國公想要抹黑一個人的話,那都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
“如果這大明時報是掌握在朝廷手中,那必然是軍國利器啊!”
老者搖頭嘆了一聲,臉上滿是憂國憂民之色。
“......紅薯與土豆的畝產達到五石之多......今年的洮州衛軍民,可以說是能過上一個豐收的新年了。而這一切的功勞,皆是因為榆國公的推廣......”
當說書先生唸到這段內容時,老者倏的起身站起,臉上滿是震驚之色。
“這......這......怎麼可能?”
旁邊的兩名僕人也都是同樣的震驚神色。
對於紅薯與土豆這兩種農作物,老者等三人都是知曉的。
在南方各省之地,都零散的種植有這紅薯與土豆。
可是,紅薯與土豆的畝產根本不可能達到五石之多,最多也就一兩石而已。
而且,這紅薯與土豆的口感並不是太好,百姓們大都是用來餵養牲畜,很少是用來作為主糧食用。
“陽明街那裡就有......兩文錢一斤,能頂一日之飽......”
“......烤紅薯,味道軟糯香甜,甚是不錯......”
聽著一樓茶客們傳來的議論之聲,老者再也沒有了悠閒的細聽之心,當即起身站起道:“走,一起去陽明街那裡看看。”
“是,老爺!”
兩名僕人低首應是。
隨著老者等三人下了樓梯,立時便吸引了一些茶客的目光。
“咦!這似乎......好像是......李公?”有眼尖的茶客隱約認出了老者的身份。
“李公?哪位李公?”另有茶客疑惑的問道。
“是啊!這是哪位李公?是當朝閣老嗎?”
“看著也不像啊!穿著這麼樸素,哪裡是像什麼大官。”
“對啊!當朝之中,有尊稱李公的嗎?”
“你們這些眉高眼低之人,竟然連李邦華李公都不認識?他可是三朝元老,曾歷任天津巡撫、工部兵部右侍郎、南京兵部尚書等官職。還有李公的族人李日宣李大人,也曾任過兵部與吏部尚書......”
聽得有茶客爆出了老者的身份,其餘的茶客們皆是心中大驚,臉上也露出了敬畏之色。
果然,這老者的身份真是不簡單。
李邦華下了樓梯後,並沒有因為身份的暴露而不悅,反而神色平靜的走出了茶樓。
“李公重新回到京師,想必皇上是要重用李公了。”
“確實!以李公之能,必能輔佐皇上處理好朝事。”
“不知皇上啟用李公,是打算賜予什麼官職,不知道能不能入閣?”
“那必然是能入閣的,畢竟李公可是三朝元老。”
“......”
茶客們的議論聲不斷。
很快,隨著李邦華的離去,茶客們又重新將注意力,放到了說書先生的念報之上。
“威武牌蜂窩煤,大家用了都說好。採用精選細煤,輔以易燃草木,引燃簡單,無濃煙產生,火力猛,燃燒時間長,是家家戶戶生火做飯,燒水取暖的必需之物。只要現在訂購,十里之內免費送貨到家,量大也能從優......”
“李家堡鐵匠鋪,專業打鐵三十年,承接打造各種農具,刀劍等。走過路過不要錯過,老品牌值得信賴。”
“張三子棺材鋪,手藝傳承三百年,售賣各種上等棺材,承包喪葬一條龍服務,如有需要者可提前預定。現在活動時間,參與者買一送一,過了這個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