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進入到九月份,朝廷加徵的剿餉也確實對延綏鎮造成了不小的影響。
原本還能勉強存活的百姓們,可在剿餉的逼迫下,也不得不流亡他鄉。
所幸在延綏鎮內,還有榆林中路威武城最後這塊淨土。
許多百姓寧願拋荒種植的田地,也要逃到威武城來存活。
他們可是早就聽說了,凡是前來投奔威武城的百姓,都會分予田地與房屋,而且田地的糧稅也是非常的低,沒有其他各種巧立名目的稅收。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只要不是過於懶惰之人,都能在威武城過活的下去。
而投靠較早且勤快的老百姓們,早就在前幾年擺脫了忍凍捱餓的生活,日子過的十分滋潤。
這不,步入九月份的威武城,又再次迎來了豐收的喜悅。
相比於今年五月份的收穫,這一次的糧食豐收增長了不少。
因為,百姓們種植的紅薯與土豆,竟比往年增產了一兩成,每畝能產近三石。
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好訊息。
也許是紅薯與土豆已經開始適應了本地的土壤,開始自我改良,所以才會增產如此之高。
畢竟在後世之時,紅薯與土豆的產量能每畝高達四千斤往上(也就是二十石)。
而現在畝產近三石,也就不覺得奇怪了。
另外在前河套平原,楊勃也送來了一個好訊息。
今年新開墾的上萬畝田地,也收穫了兩萬多石糧食。
而且在海德金營地,百姓們也已經開始在那裡建造城池了。
預計再有幾個月時間,就能建造起一座容納兩萬人居住的城池。
雖然這座城池暫時只有低矮的圍牆。(對,就是圍牆,不是城牆。)
連續收到的好訊息,也確實讓劉博源心情大好。
可是,這樣的好心情還沒高興多久,就被京城商業司送來的訊息給破壞了。
清軍入關了。
九月初十日,皇太極見與明朝的議和沒有結果,遂認為是明朝是在戲耍於他。
為報復明朝對他的戲耍,皇太極將‘夏秋必有舉動’的宣告付諸行動。
九月十五日,皇太極召集滿蒙漢八旗貴族,將入關劫掠的想法說了出來。
滿蒙漢八旗貴族聽後,無不歡欣鼓舞,紛紛表示贊同。
九月二十二日,皇太極派睿郡王多爾袞、貝勒豪格(由肅武親王降為貝勒)、饒餘貝勒阿巴泰統領五萬左翼兵馬,從薊鎮青山關突入長城;另一路由多羅貝勒嶽託、安平貝勒杜度統領五萬右翼兵馬,從密雲牆子嶺毀牆而入,兩路大軍約定在通州匯合後再度南下。
而皇太極則親領三萬兵馬,向寧錦進發,以牽制山海關方向的明軍。
入關的十萬清軍,號稱二十萬眾,以多爾袞為奉命大將軍,嶽託為揚武大將軍。(其實,說是十萬清軍,根本就沒有這麼多。)
九月二十四日,大明薊遼總督吳阿衡、總兵魯宗文相繼戰死,鎮守太監鄭希詔棄城逃跑,清軍長驅直入,兵屯於牛欄山。
與此同時,為應對寇關的清軍,崇禎皇帝宣佈京師戒嚴,並急召宣府總兵楊國柱、大同總兵王樸、山西總兵虎大威等諸鎮兵馬入衛。
清軍的再次入關,確實讓劉博源有些措手不及。
原本以為清軍在遭受了多次的損失後,會固守在遼東之地,以期恢復實力。
可沒想到,皇太極竟然還敢以十萬之眾,寇關劫掠大明。
是可忍孰不可忍,一定要狠狠教訓一下這該死的女真韃子了。
......
九月二十六日。
劉博源前往榆林城,向巡撫宋一鶴表示願進京勤王。
宋一鶴聞言後,大讚劉博源的忠君愛國,並當場同意了劉博源的請求。
得到宋一鶴的同意後,劉博源立即返回了威武城,開始準備進京勤王之事。
此去京師約有一千五百里路程,所耗軍需物資定是大量。
因此,劉博源不僅要自備好充足的糧草,也要帶足武器裝備。
但考慮到是在境內作戰,此次就沒有攜帶佛朗機炮與大將軍炮,只帶了上百門虎蹲炮與上百門火箭炮。
至於出征所帶的兵力,劉博源在經過一番詳細的考慮後,決定帶上兩個千總的騎兵,外加三個千總的步軍與炮營,總兵力七千二百人。
當然,這麼多的兵力,還是要做出適當的掩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