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在屯田之事開啟局面之後,劉博源便立即進一步擴大流民的收容工作。
而當前的榆林城,恰好就有許多逃亡而來的流民。
經過一番簡單的收容登記後,劉博源又再次得到了上萬的流民。
依舊是按照規定的流程,將收容的流民登記造冊,就地編為軍戶,而後分發田地耕種。
如此不到半個月的時間,榆林城便徹底的熱鬧起來。
一個個百戶堡開始在城外修建,大塊被荒廢的田地也重新開墾出來,堵塞的引水渠也重新被疏通。
一切,都在向著好的方向發展。
流民們清楚,正是因為有了總兵大人,他們才能分到耕種的田地,得到安身立命之所。
而且,流民們分到的田地,只需繳納收成的兩成糧食即可。
如此低的賦稅,簡直讓流民們不敢相信,這根本就是天降餡餅啊。
流民們感激之餘,紛紛暗地裡為劉博源立起了長生牌位,保佑劉博源長命百歲。
......
開荒屯田之事正轟轟烈烈的進行著,劉博源自然也沒有忘記擴充兵力的事情。
在得到了榆林城眾將領的臣服後,劉博源立即著手招兵擴軍事宜。
按照榆林城兵冊的兵額定數,其規定的兵額數應在一萬兩千人左右。
可實際之上,除去眾將領的吃空餉,加上裁撤掉的老弱病殘,再算上兵亂時被鎮壓計程車卒,如今的榆林城只剩下約三千人的兵力。
這麼點的兵力,自然是滿足不了榆林城的防衛要求。
依照劉博源的計算,榆林城至少需要五千名駐軍,一萬名戰兵。
只有這麼多的兵力,才能守衛好榆林城的安全。
當然了,劉博源也希望能招募更多計程車兵,以此擴充自己的實力。但是,以他當前的財政能力,也只能養活這麼多計程車兵。
畢竟,劉博源當前的主要錢糧支出,還是重點放在收容流民、開荒屯田之上。
這可是關乎到生存的問題,自然是要重點支出了。
定下了招募六千士卒的數量之後,劉博源廣派人手,在城中及城外的營堡村莊之中,張貼招募士卒的告示。
對於招募士卒的要求,劉博源也做出了一些限制。
首先在年齡之上,需要在十六歲以上,三十五歲以下,身體上沒有任何的缺陷。
而且,在進入軍營之前,還需要進行體能考核,若是考核不過關的,將不能錄取。
按理說,招募士卒的要求如此之多,應該沒有多少軍民百姓前來應徵。
可事實上,前來榆林城應徵的軍民百姓卻是排起了長隊。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士卒的待遇。
應徵的軍民百姓一旦透過了考核,就能得到一石糧食與三兩銀子的安家費,而後在新兵訓練期間,每一名士卒都能得到一石糧食的糧餉。
在新兵訓練透過之後,成績優異者進入威武軍,成績一般者進入駐軍。
可就算是駐軍,一個月也能拿到兩石的糧食與一斤的食鹽。
如此優渥的待遇,怕是眾將領的家丁也難以比及。
故此,前來應徵者絡繹不絕,將榆林城的幾個應徵點擠得水洩不通。
短短不到五天的時間,招募的六千新兵便已全部到位。
隨後,便是熱熱鬧鬧的大練兵了。
還有的是,榆林城僅剩的三千士卒,也參與到了新兵訓練之中。
南城外的校場上,每天都能傳出震天的口號聲與喊殺聲,惹得城中的軍民百姓很是好奇,全都跑去校場觀看。
當軍民百姓看到新兵的訓練時,更是感到好奇萬分。
首先新兵的第一項訓練,就是練習站姿,一動不動、腰板挺直的站姿。
這種簡單的站姿練習,讓許多新兵們很是不以為意,總覺得太過輕鬆了。
可是等站立的時間長了之後,新兵們才知道站姿的折磨,這簡直就是一項考驗人體耐力與毅力的挑戰。
一旦有新兵受不了這樣的站姿,就會迎來威武軍教官的棍棒伺候。
而圍觀的軍民百姓在見到這樣的場面時,都會忍不住樂呵起來,使得被棍棒伺候的新兵很是沒有面子。
如果說站姿的訓練是折磨人,那停止間轉體法就是一個更好的樂趣。
許多分不清左右的新兵,哪裡知道如何的轉體,更是徒惹得笑料百出,圍觀的百姓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