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賞完畢之後,崇禎皇帝又在宮中擺酒設宴,慶祝此戰的大勝。
畢竟,此次七萬清軍寇關,足有五萬多清軍葬身在大明境內。
而且,還有正紅旗旗主嶽託與鑲紅旗旗主杜度,都被明軍陣斬。
如此大捷,可謂是寧錦之戰以來最大的戰功了。
不過,要是論實際上斬獲人數來說,此戰還是熹宗朝到崇禎朝二十年以來,最大的戰功。
就清國目前不到五十萬的人口,軍隊才堪堪十萬出頭,一下子傷亡了五萬多清軍,足以讓清國傷筋動骨,休養生息好長一段時間。
崇禎皇帝也清楚的知曉,清國傷亡如此之大,接下來的遼東邊地,將會迎來長期的和平時段了。
遼東邊地既無戰事,那就可以從中抽調部分精銳邊軍,用來剿滅還在流竄的流賊。
有精銳邊軍的參與,流賊又能堅持多長時間呢。
因此,此次清軍寇關劫掠,大明雖然遭受到了嚴重的損失,但是清國也同樣很不好過。
大明有著遼闊的土地資源與人口,可以很快的恢復過來,而清國卻不是那麼的容易。
待清國還在休養生息時,大明已經逐漸恢復了實力,此消彼長之下,大明的局勢將會越來越好,中興之勢指日可待。
崇禎皇帝的想法是美好的,但能不能中興大明,還是有待觀望。
......
京師城外。
“劉將軍,此次事了,我等也該告別了!”
虎大威、楊國柱、陳安三人施禮抱拳,對著即將返回屬地的劉博源告別。
“虎總兵、楊總兵,後會有期了!”
劉博源鄭重的抱拳回禮,臉上滿是懷念之色。
“後會有期!”
虎大威、楊國柱與陳安也不是娘們性子,說完之後便跨上戰馬,策馬離去。
劉博源望著大軍離去的背影,又回頭看了看巍峨高大的京城,長長的嘆了一口氣。
“日後再來,怕是不知何時了!”
最後又深深的看了一眼京城,劉博源收起心中的抑鬱心情,騎上了高頭大馬。
“駕!”
劉博源雙腿輕磕馬腹,戰馬嘶鳴一聲,隨即邁動馬蹄,快速的疾馳而去。
身後的兩千多威武軍騎兵,也紛紛策馬跟隨,遠離了京城。
由於大家返程心切,故此縱馬賓士的速度也不知不覺的快了起來。
短短三日的時間,劉博源便抵達了太原府。
山西巡撫吳甡聞聽劉博源到來,特意出城迎接,以示感謝之情。
若非不是太原城大捷,恐怕他也難逃處置了,救命之恩,吳甡自是沒齒難忘。
當夜,吳甡擺下宴席,再次感謝劉博源的救援之恩。
而劉博源卻是連連擺手言道,這本就是職責所在,當不得如此感謝。
而後,劉博源又言,如今北地一片動盪,無數百姓逃亡他鄉。
為了讓百姓們有一生存之地,請吳甡幫助收容流民,送往延綏鎮安置。
對於劉博源的請求,吳甡自是欣然允若,且還大讚劉博源為國為民。
翌日。
劉博源留下一支百人的騎兵,用來護送和保護流民的安全後,便帶領著威武軍士卒,返回延綏鎮。
......
崇禎十二年二月二十六日。
威武城,英烈祠。
劉博源手持三柱香火,神色肅穆的對著滿堂的牌位進行祭拜。
身後的一眾將領也是面色鄭重,恭敬的對著牌位躬身行禮,眼中滿是敬重之色。
這些為國犧牲的威武軍士卒,將會享受軍民百姓的香火祭拜。而他們的子女後代,劉博源也會撫養到成年之後,讓他們再無後顧之憂。
無數軍民百姓也自發的來到英烈祠,為死去計程車卒們祭奠。
因為百姓們知道,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士卒們的付出,他們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英烈祠中的香火繚繞盤旋,氣氛也顯得較為沉重。
“鳴銃!禮送!”
上香完畢後,禮儀官大聲叫喊。
列在英烈祠兩邊的火銃手們,立即扣動了手中的扳機,禮送戰死的將士們一路平安。
“砰砰砰!”
“砰砰砰!”
“砰砰砰!”
火銃聲響了九次後,便停了下來。
劉博源望著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