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著沉悶的心情,劉博源不知不覺地走到了墩外的小河旁。
小河沒有名字,由於它靠近海子山墩,人們就習慣將它叫做墩河。
河面寬不足五米,流量也不大,能清晰望見河中的砂石。
此時幾名婦人正在河邊漿洗衣物,她們拿著木棍反覆捶打著衣物,之後又用水洗淨,再反覆揉搓。
這樣漿洗衣物,不僅費時費力不說,再好的衣物也很快會損壞的。
她們難道不用皂角嗎?
“幾位嬸兒,你們漿洗衣物不用皂角嗎?”劉博源好奇問道。
那幾名婦人見是墩內的百戶大人,連忙放下手中衣物,施手行禮,其中一名婦人苦笑著回道:“大人有所不知,這皂角我們哪裡用的起啊!”
“為何這般說?”劉博源驚訝道。
那婦人回道:“這皂角都是大戶人家用的,一塊就得三十文錢呢!我們這些窮苦人家,連吃飯都是吃不飽的,哪裡有這錢財去買皂角,衣物多洗洗兩遍也是一樣。”
“啊!原來如此!”
既然用不起皂角,那也可以用其他東西代替呀。
沒錯,劉博源立馬想到了前世最容易製作而且價格又便宜的一種物品—肥皂。
說起肥皂這東西,大家小時候可能都用過,不僅可以用來洗澡,而且還能拿來洗衣服,可謂是一皂兩用。
肥皂的製作也十分的簡單,不需要太多的材料和技術,恰好劉博源在前世上大學打暑假工的時候,就在生產肥皂的小工廠裡待過一段時間,對於肥皂的生產流程還是十分的熟悉。
說做就做,劉博源快速回到墩內,在廚房內找到發酵用的鹼面,隨後又尋來一些生石灰,用一個大木桶把兩者攪拌在一起,待攪拌的差不多後,開始慢慢的往裡面倒入水。
“滋啦!”
水的加入,使大木桶中開始冒出大量的熱氣,猶如沸開般翻滾,廚房內也冒出一大片水汽,溫度也極急劇升高起來。
隨著水越加越多,木桶內的反應也逐漸停了下來,劉博源趕緊用木棍再次攪拌起來,以便能充分反應。
靜置了一段時間後,原本渾濁的水逐漸變清,沉積在底下的是一些白色的粉末物體。
可能有些人不太瞭解這其中做法,這其中便是用到了初中時期學的化學知識。
生石灰與鹼面加水,就是氧化鈣與碳酸鈉及氧化氫,三者的反應最後得到的便是碳酸鈣與氫氧化鈉溶液。
沉積在木桶底下的則是碳酸鈣,而透明的溶液則是氫氧化鈉,俗稱燒鹼。
劉博源小心翼翼的舀起最上面的溶液,隨後倒入鍋內,開始生火。
做完這一步,就差最後一種材料了,那便是油。
廚房內能用的油也只有軍士們經常炒菜用的動物油—豬油。
劉博源慢慢地往鍋內加入一塊塊已經凝固的豬油,隨著溫度的升高,豬油也逐漸融化,在表面形成了一層油脂。
拿來木棍繼續攪拌,在燒鹼與油脂的皂化反應下,油脂漸漸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層暗黃色的粘稠液體。
見到這暗黃色的粘稠液體出現,劉博源這才點點頭,終於做出來了。
雖然他的法子是個土方子,且所用的材料又不是太過合適,但最後得到的這些粘稠液體便是肥皂無疑了。
劉博源用勺子舀起肥皂,把它倒入一個木盒中,待凝固了幾分鐘後,便把肥皂倒出,最後得到了一塊方方正正的肥皂了。
如此連續操作下來,廚房內很快擺滿了一塊塊暗黃色的肥皂。
望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劉博源臉上露出歡喜的神色,看了看外面已經暗下來的天色,他決定先把肥皂晾乾一個晚上,明日一早再試用效果如何。
第二天一大早,劉博源便來到廚房。
此時的肥皂經過一晚上的陰乾,已形成硬塊狀。
劉博源打來一桶水,又丟入一件滿是汙垢的髒衣,拿起一塊肥皂放入水中,在衣物上搓揉起來。
木桶內很快出現泡沫,水也逐漸變得烏黑,衣物上的汙垢慢慢不見了。
成功了!劉博源忍不住興奮叫道。
又是一種跨越幾百年的物品出現了!
新的財源之路又多了一條了!
興奮過後,劉博源又開始考慮這肥皂該定多少價呢,如果定的過高,百姓們肯定買不起。
喚來正在倉庫清點物資的李大勇,劉博源又當場試用了一遍肥皂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