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喜歸驚喜,但是穆罕默德沒有喪失理智。
不可否認,華夏在現代化建設上取得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用“空前絕後”來形容也毫不過分。
空前嘛,自然不用多說。
從建國算起,也就七十來年,而從改革開放算起,才四十年出頭,這個擁有十四億人口的國家,就從貧窮落後的農業國成為了全球第一大工業國,在抗戰與內戰的廢墟上建起了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在歷史上,肯定是絕無僅有。
說絕後,那也差不多。
至少從目前的全球局勢來看,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複製華夏創造的現代化奇蹟,連模仿都辦不到。
在人口規模上,跟華夏同級別的只有一個國家,也就是幾年之內就將在人口數量上越華夏的印度。
只不過,要想真正的越華夏,哪怕只是追上華夏,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別的不說,印度的文盲率高達百分之六十!
在接受了教育的另外百分之四十的印度人當中,只有不到百分之五接受了高等教育,其他的幾乎都只有小學文化,也就只是能夠看書讀報。
華夏呢?
在去年,華夏的大學招生規模達到了萬,高等教育比例高達百分之四十!
即便另外的百分之六十,也接受了初中以上的教育,而且很多掌握了專業技能,具備成為熟練技術工人的能力。
其實,印度連語言與文字都沒有做到統一。
雖然印地語與英語為官方語言,但是大部分邦都有自己的民族語言,結果就是,印度的大部分學生得學習三門語言!
這不是在給自己找麻煩嗎?
花那麼多的時間學習語言,有多少時間用來學習數學、物理、生物、化學、歷史、地理等知識?
要知道,語言只是交流工具,對提高生產力沒有幫助。
說句不好聽的話,印度至今都沒有普及公共廁所!
一個連廁所都建不好的國家,憑什麼實現工業化與現代化?
用社會與歷史學家的話來說,印度與華夏的至少有兩千年。
為什麼?
因為印度缺少一個像秦始皇那樣的歷史偉人!
要知道,在淪落為英國的殖民地之後,印度才真正實現了統一,而在此之前,沒有一個王朝統一整個印度。
現在的印度,更像是一個用英國人的遺產建立起來的邦聯制國家。
此外,在文化上的差距,那就更加明顯了。
不可否認,在近代,華夏確實很落後,而且保受西方列強的凌辱,甚至被曾經的學生揍得遍體鱗傷。
只是,在此之前呢?
從秦漢開始,兩千多年來,華夏有多少時間不是一個強大的國家?
可以說,在有史記載的兩千多年裡,華夏在絕大部分時候就是全球最強大的國家,是整個東方世界的霸主。
在漢唐時期,華夏就是當今的美國。
由歷史所早就的文化,讓華夏人,也就是炎黃子孫堅定不移的相信,只要齊心協力,只要奮圖強,華夏就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也必然是在將來的某一天成為這顆星球上最強大的民族。
印度呢?
在網路資訊化的二十一世紀,依然被來自奴隸社會的,極端愚昧與野蠻的種姓觀念所束縛。
更要命的是,高高在上的統治者不但沒有將其當問題看待,還以自己所擁有的高貴種姓而沾沾自喜。
受這種文化控制的民族,能夠展壯大嗎?
別說半個世紀,就算給印度幾百年,也未必能夠越華夏。
問題是,華夏的成功經驗能複製嗎?
或者說,其他國家能夠用華夏的展方式進行現代化建設嗎?
答案明顯是否定的。
華夏能夠成功,有三個至關重要的因素,一是歷史文化,二是數量眾多的人口,三是基本國情。
三者,缺一個都不行。
顯然,同時具備這三個條件的國家,也就只有華夏。
前兩者都很容易理解,而第三個因素往往被人忽略。
為什麼?
早在幾十年前,就有西方的學者預測,華夏最多能夠成為中等收入國家,然後就會像巴西那樣,掉入中等收入陷阱。
實際情況呢?
去年,華夏的人均gdp已經過萬美元,預計最快在年,最遲在年就能邁過美元大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