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用,其實只是確保在專案完成之後在沙特建立一座維護保養工廠。
簡單的說,在沙特採購了JF-30之後,將在本國進行維護保養。
其實,這也是沙特提出的最低限度的要求。
雖然在最初的時候,沙特一度希望能夠獲得一條生產線,在國內生產,準確說是組裝這種戰鬥機。
要想全面自行生產,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畢竟絕大部分核心技術來自華夏,而且未必會對外輸出。
在與巴基斯坦深入談判之後,沙特放棄了這個要求。
很簡單,產量實在是太少了。
按照最初的估計,巴基斯坦最多采購120架,也許只會採購80架,主要就是用來取代現役的F-16。
沙特的採購數量也在120架到180架之間,肯定不會超過200架。
即便科威特、阿聯酋與阿曼等海灣國家也加入進來,總採購數量也不會超過300架。
以此計算,JF-30的出口規模不會超過600架。
這點產量,一條生產線就足夠了,根本就沒有必要在巴基斯坦之外再開設一條生產線。
畢竟,建立生產線的成本肯定不低。
所幸,600架的保底產量,已經足夠確保JF-30專案不會虧損。
其實,按照華夏企業的估計,JF-30的盈虧線在500架左右,即至少需要生產500架才能確保盈利。
如果能夠銷售600架,那還能小賺一筆。
關鍵依然是時間,即能不能在2026年之前定型,並且開始量產。
所幸,從最初一年多的研製進度來看,在2026年定型的把握肯定不小。
要知道,只是在這一年多時間內,華夏就製造了6架JF-30的原型機,而且初期的試飛工作進行得非常順利。
按照最樂觀的估計,JF-30在2025年底就能完成全部試飛。
一切順利的話,第一批低速生產性的JF-30將在2026年中期下線,在年底的時候就能交付給客戶。
當然,按照合同約定,只要JF-30的試飛工作順利推進,沙特等國將在2024年底之前簽署第一份採購合同,而巴基斯坦方面將根據沙特等國的訂單數量,在2025年底或者2026年初確定JF-30的生產規劃。
不出所料的話,沙特將成為巴基斯坦之後,第一個裝備JF-30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