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如此,王棟怎麼也想不明白,印度有什麼理由挑起衝突?
難道是巴基斯坦嗎?
顯然不是。
自從建國以來,巴基斯坦在對印戰略上,一直處於戰略守勢,以防守為主,三次印巴戰爭與幾次規模較大的衝突,巴基斯坦始終是防守的一方,也始終處於不利地位,根本就談不上戰略主動。
其實,這也是受國力限制。
不管怎麼說,跟印度相比,巴基斯坦實在是太小了。
此外,在對印戰略上,巴基斯坦也完全沒有必要爭取主動,畢竟巴基斯坦需要的只是自身的安全。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巴基斯坦的國家戰略。
在擁有了核武器之後,巴基斯坦的安全得到了鞏固,也逐漸把國家的重心轉移到了內部發展上。
雖然來自印度的威脅並沒有減弱,但是巴基斯坦當局早就認識到,國家的未來不是由軍事力量決定的,而是由發展與建設決定的,只有經濟得到發展,才有能力打造出保衛國家的軍事力量。
在這一點上,巴基斯坦上下的觀點非常統一。
其實,這也是受到了華夏的影響。
為什麼?
數十年前,華夏同樣是貧窮落後,在經過了數十年的高速發展之後,華夏已經是全球最大的工業國,以及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此外,華夏的強大,正是建立在發展與建設之上。
巴基斯坦呢?
跟印度對抗了幾十年,國家建設一塌糊塗。
回過神來之後,巴基斯坦上下自然把發展建設當成了頭等大事。
關鍵是,華夏已經有能力幫助巴基斯坦搞建設,有能力為巴基斯坦提供援助,有能力讓巴基斯坦改變貧困的面貌。
那麼,為什麼還要盯著軍事不放?
此外,巴基斯坦的國內矛盾,也決定了必須以建設為主。
什麼矛盾?
人口快速增長與發展不均衡的矛盾。
根據巴基斯坦官方在2022年做的人口普查,巴基斯坦人口已經超過3.5億,而且很肯定會在2040年超過4億,甚至有可能達到4.5億,在2040年前後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三大人口國。
這是個什麼概念?
雖然到2040年的時候,印度的人口很有可能突破20億,依然比巴基斯坦多得多,但是巴基斯坦本身就比印度小得多,不管是國土面積,還是國內資源,都不足以支撐達到6億的龐大人口。
不發展的話,到那時候,根本不需要印度發動戰爭,嚴重的國內問題就足以讓巴基斯坦完蛋。
擺在巴基斯坦當局面前的問題很明確,就是努力發展,把國家建設好。
說得更透徹一點,就是抓住人口紅利,儘快實現工業化,因為只有工業化,才能養活越來越多的人。
如果仍然停留在農業階段,巴基斯坦的未來將極為慘淡。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也是巴基斯坦最後的機會了。
為什麼?
華夏也在進行產業調整,需要把大量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向外轉移,從而提升本國的產業結構。
錯過這個時間點,巴基斯坦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為啥?
華夏的產業結構調整是勢在必行,還必須快馬加鞭,因為華夏的人口紅利已經快要用光了。
從發展的角度來看,華夏必須在人口紅利用光之前完成產業結構調整。
也就是說,華夏不可能停下來等巴基斯坦。
事實是,巴基斯坦必須加快步伐追隨華夏。
很簡單,如果巴基斯坦沒有跟上,那麼華夏就必然選擇其他合作伙伴,也就不會把機會留給巴基斯坦。
正是如此,在過去的十多年裡,巴基斯坦把大部分資源都用在了建設上。
對巴基斯坦來說,現在需要的只是時間。
其實,在經過了數年的發展,特別是由華夏援助的基礎設施陸續完工之後,巴基斯坦已經看到了復興的希望。
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向工業化進軍。
要知道,橫貫巴基斯坦的鐵路與高速公路已經通車,幾座大型電站也已併網發電,還有更多的基礎設施正在快速興建當中。
按照外界估計,5到10年之內,巴基斯坦就能邁過工業化的門檻。
雖然離完全工業化還需要20年到30年,但是隻要巴基斯坦開始了工業化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