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凌晨4點過,王棟才收到了確切的訊息。
雲龍及時發出了警報,巴基斯坦軍方也及時採取了行動。
雖然三個多小時不算充足,但是足夠讓絕大部分主力戰鬥機升空規避,也足夠讓所有的地面防空部隊做好戰鬥準備。
別忘了,巴基斯坦軍隊早就提高了戰備。
所謂透過談判化解紛爭,那只是說說罷了。
按照一貫的傳統,只要印度沒有降低軍隊的戰備等級,巴基斯坦就不會降低,與談判根本扯不上關係。
只是,巴基斯坦空軍的戰鬥機不可能一直在空中待命。
即便處於戰備狀態,也只是讓戰鬥機做好了升空準備,確保在接到警報之後,能夠立即升空。
雲龍發出的警報,起到的就是這樣的價值。
在兩個多小時的激烈戰鬥中,印度空軍並沒有討到便宜。
只是在拉合爾方向上,印度空軍就至少損失了17架戰鬥機,而且其中很有可能有一架是F-35AI。
在這些戰果中,有12架屬於hQ-9B。
也許,連印度空軍都沒有搞清楚是怎麼回事。
按理說,在摧毀了防空系統的遠端警戒雷達之後,這些防空導彈就成了近視眼,無法將導彈的射程完全發揮出來,最多能夠依靠連一級的火控雷達來引導導彈,因此交戰距離肯定會縮短很多。
結果是,至少有8架印度戰鬥機在距離拉合爾大約200千米的地方被導彈擊落。
為什麼?
顯然,印度空軍嚴重低估了巴基斯坦空軍的資訊水準。
在接到雲龍發出的警報之後,巴基斯坦空軍就把一架ZdK-05派了過去,在拉合爾西面大約200千米處巡邏。
與此同時,巴基斯坦動用了從華夏採購的偽裝裝置,用來頂替了hQ-9B的遠端搜尋雷達。
這套裝置,其實就是一臺雷達發射機,只不過沒有接收機。
也就是說,印度空軍鎖定與轟炸的其實是hQ-9B的價目表,並非真正的雷達。
當然,受到空中威脅,特別是那些神出鬼沒的F-35AI,巴基斯坦空軍始終沒有使用遠端搜尋雷達。
負責為防空導彈指引目標的也不是遠端搜尋雷達,而是ZdK-05預警機。
雖然沒有辦法探測到F-35AI,但是對Su-30mKI與mig-27這類戰鬥機,ZdK-05的探測距離超過了500千米,甚至接近600千米。
透過戰術資料鏈,ZdK-05把探測到的資訊直接發給了防空導彈部隊。
其實,這就是巴基斯坦為什麼要採購hQ-9B的原因。
如果按照最初的協議,巴基斯坦採購的是hQ-9A的話,那麼在這個時候,防空部隊就只能網孔興嘆了,因為hQ-9A是半主動尋的,在攻擊的時候需要用雷達照射目標,從而控制導彈發起攻擊。
hQ-9B最大的改進之處,就是換上了主動尋的導引頭。
當然,在攔截戰術彈道導彈之類的小型目標時,hQ-9B依然需要火控雷達的指引,以提高攔截精度。
在對付戰鬥機之類的目標時,hQ-9B完全可以做到全程自導。
簡單的說,火控系統只需要提供一個大概的方位,讓導彈飛到目標附近,然後就能由導彈自主發起攻擊。
如果是攻擊高速運動的戰鬥機,那麼火控系統得隨時提供中繼制導資訊。
顯然,ZdK-05同樣能夠提供中繼制導。
至於導彈的射程,其實不止200公里,而是在250公里之上。
之前,華夏一直宣稱hQ-9B的射程為200公里,但是出口給巴基斯坦的導彈,其實要更好一些,跟自用行差不多。
在採用搞拋彈道的情況下,hQ-9B的極限射程達到了300公里。
當然,在實戰中不可能有這麼遠,能有250公里就很不錯了。
其實,這種專門出售給巴基斯坦的hQ-9B,最大的改進之處,就是能夠由ZdK-05提供中繼制導。
利用預警機提供的資訊,攻擊200公里外的敵機,沒有任何難度可言。
按照巴基斯坦空軍公佈的戰報,拉合爾的放空部隊擊落了8架Su-30mKI與4架其他型號的戰鬥機。
此外,巴基斯坦空軍的戰鬥機還至少擊落了5架印度戰鬥機,其中有一架是“陣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