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到第六天,印軍的進攻明顯疲軟了許多。
當然,也不能這麼說,而是印軍開始為攻打拉合爾城區做準備,因此投入前線的進攻兵力有所減弱。
只是,印軍還在進攻,也必須進攻。
為啥?
如果印軍停止進攻,巴軍就會反撲,或者說是反擊,而印軍在後方的那些部隊,也就是為了攻打拉合爾開始集結的部隊必然受到威脅,進攻拉合爾的作戰行動必然受到影響,甚至會迅速潰敗。
可以說,這個時候,能打也得打,不能打還得打。
對印軍來說,進攻是唯一的選擇。
當然,要想透過進攻打垮巴軍,幾乎是痴人說夢。
整個白天,印軍只在拉合爾北面推進了不到5公里,而且付出的代價比頭個晚上還要慘重。
在拉合爾古城方向上,至少有3個印軍的裝甲營被打殘。
當時,巴基斯坦陸軍發動了一次規模較大的反擊,而且首次動用了裝甲部隊,不過不是充當主力。
在反擊開始的時候,巴基斯坦的一個裝甲營在正面冒充主力,吸引印軍注意力。
這個營,有大約30輛t-80主戰坦克。
當然,在印軍眼裡,那就是絕對的主力。
為啥?
巴基斯坦陸軍裝備數量最多的是“哈立德”,而最新銳的“哈立德2”的產量一直就沒有提起來,而且最初生產的幾批全都賣給了沙特等阿盟國家,巴基斯坦陸軍在去年才開始接受這種新銳坦克。
有多少呢?
也就裝備了3個裝甲營,總工不到200輛,而且集中使用的才100多輛。
其實,還有幾十輛在生產廠的車間裡面,沒有移交給作戰部隊,負責接受這些坦克的作戰部隊也沒有完成作戰訓練。
也就是說,在巴基斯坦陸軍充當主力的仍然是“哈立德”。
與“哈立德”相比,t-80不算落後。
關鍵就是,在獲得了“哈立德2”的生產許可之後,巴基斯坦還順帶引進了相關彈藥的生產線,此後對所有的125毫米坦克炮進行了改進,使其全都能夠發射由華夏授權巴基斯坦生產的第三代鎢合金穿甲彈。
當然,這裡面就包括了t-80。
此後,巴基斯坦還根據需要,從西方國家採購了一批光電裝置,用來對t-80進行現代化改進。
大概是效果不大好,巴基斯坦最後把改進工作交給了一家華夏的企業。
其實,就是研製、生產與出售vt-4的那家企業。
經過數次改進之後,這些從烏克蘭採購的t-80已經脫胎換骨,至少在火力與火控上達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
當然,在防護上,t-80最多也就跟“哈立德”相當,比不上“哈立德2”。
至於機動性,同樣比不上“哈立德2”。
只不過,跟印軍的t-90相比,經過了數次改裝的t-80不但不算差,而且在火力與火控上明顯好得多。
使用華夏的第三代鎢合金穿甲彈,t-80對t-90有壓倒性優勢。
幾十輛t-80突然殺出來,那絕對不是吹的。
只是,這些坦克其實全都是誘餌,準確說是佯攻。
在印軍組織起來,準備打裝甲戰的時候,巴基斯坦陸軍的主力才登場,十多架-1z武裝直升機。
這是戰爭爆發之後,巴基斯坦陸軍航空兵第一次出動。
數量不多,不過足夠打垮正面的印軍裝甲部隊。
緊接著,巴基斯坦陸軍的地面反擊部隊,也就是數十個搭乘全地形車作戰的反坦克小組投入戰鬥。
這些反坦克小組,有6名步兵組成,其中2名是射手,2名副射手與2名指揮員。
作戰方式也非常簡單,搭乘全地形車,前往印軍進攻的地區,然後使用小型無人偵察機尋找目標,也就是印軍的坦克與裝甲車,然後用攜帶的反坦克導彈發起攻擊,在完成攻擊之後立即撤離。
這種打了就跑的戰術,讓印軍束手無策。
關鍵是,太過靈活。
在發射導彈之後,反坦克小組能夠在2分鐘內撤離,並且在5分鐘之後搭乘全地形車行駛到數百米之外。
當然,在發射導彈之前,這些反坦克小組都隱蔽得非常巧妙。
結果就是,印軍往往在遭到偷襲之後才反應過來,而等到印軍開始反擊,也就是呼叫炮火支援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