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攻行動在上半夜開始,在整條戰線上打響,而且幾乎所有地點的巴基斯坦陸軍都投入了戰鬥。
一時之間,印軍被徹底打懵了。
當然,這也很正常。
在第一時間,巴基斯坦就投入了40架JF-17戰鬥機與2個遠端火箭炮兵營,擊中打擊了印軍部署在克什米爾停火線附近的堡壘與要塞,擺出了一副要在克什米爾大打出手,準備佔領整個克什米爾的態勢。
可能嗎?
至少,以當時的情況來看,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
為啥?
在拉合爾,印軍已經突破了巴軍的防線,把戰火燒到了巴基斯坦本土,而巴軍在該方向上也投入了重兵。
南部戰線,印軍同樣集結了重兵,擺出準備攻打卡拉奇的架勢。
可以說,不管怎麼看,巴軍首先要做的都是穩住戰線,而不是在克什米爾開闢一條新的戰線。
關鍵就是,巴基斯坦有那麼多的兵力嗎?
正是如此,在巴軍發動進攻之後,印軍並沒有提高警惕,反到認為這是巴軍在該方向上的佯攻。
簡單的說,就是減輕拉合爾方向上的壓力。
攻佔印控克什米爾?
先不說兵力,巴軍有那麼多的山地部隊嗎?
要知道,在拉合爾方向上,印軍並沒有動用山地部隊,出動的都是正規軍,而且以裝甲兵為主。
印軍的山地部隊,依然部署在克什米爾。
如果巴軍沒有足夠多的山地部隊,就算突破了印軍的防線,也未必能夠大踏步前進,更別說取得縱深突破。
顯然,如果只是在停火線附近小打小鬧,那就沒有必要擔心了。
只要印軍在拉合爾方向上取得突破,巴軍自然會調整作戰部署,把更多的兵力用來守衛***堡。
正是如此,在巴軍發動進攻的時候,印軍並沒有加強防範。
對於前線部隊發回來的戰報,印軍總參謀部甚至是置若罔聞,只是命令克什米爾的駐軍死守陣地。
第一輪進攻,其實只持續了不到4個小時。
為啥?
40架JF-17輪番出動,每個撥次10架,也就持續4個小時。
這些戰鬥機,全都攜帶100千克級的LS-5制導炸彈,負責轟炸印軍防線上最為堅固的堡壘與要塞。
對付一般的防禦工事,巴軍主要使用火箭炮與火炮。
當然,在第一輪進攻中,為了確保突破印軍的防線,讓負責突擊的山地部隊能夠深入到印軍防線後面,所以巴軍主要使用的是威力巨大的遠端火箭炮,而且以制導火箭彈為主,沒有讓榴彈炮上場。
到了凌晨,巴軍才開始重點突破。
有三個主要突破方向,其中兩個直接南下,兵指查謨,另外一個向東,也就是向印軍防線後方迂迴。
其實,打到這個時候,巴軍並沒有確定主要的突擊方向。
在三個突破方向上,巴軍都投入了足夠多的兵力,而且按照既定戰術,以遠端火力打擊為主。
當時,巴軍制訂了兩套作戰方案。
如果南下順利,那就首先攻打查謨,在佔領了查謨之後,再向東北方向迂迴,合圍整個克什米爾。
簡單的說,就是掃蕩整個克什米爾。
如果南下遇到麻煩,那就以向東的那個方向為主,只是在查謨牽制印軍主力,先掃蕩克什米爾。
到底該怎麼打,由戰場情況決定。
當然,巴軍也有一個底線,即在戰役結束的時候,必須攻佔除了查謨之外的其他所有由印度控制的克什米爾地區。
這次,巴軍集中使用了遠端打擊力量。
關鍵,依然是那40架JF-17戰鬥機。
進攻開始之後,第一批10架JF-17就趕到了。
其實,是在這10架戰鬥機到達之後,進攻才開始。
與既定戰術一樣,由特種部隊在前線提供引導,由JF-17為推進的山地部隊開路,重點轟炸印軍設在沿途的要塞。
只是,為了延長滯空時間,這些JF-17都攜帶了兩具副油箱。
由此導致的結果就是,戰鬥機掛載的炸彈減少了一半,打擊力量明顯降低。
雖然在戰前根據印軍的部署情況,制訂了極為詳細的作戰計劃,特別是打擊部分,但是在實際戰鬥中,發生的情況顯然與計劃的不大一樣,甚至有很大的區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