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到經濟利益,別說現任總統高度重視美國利益,哪怕是高舉道德大旗的前任,也絕不會妥協。
只是,沙特不是俄羅斯,也就不可能用對付俄羅斯的手段來對付沙特。
此外,沙特還是美國的盟友,有著不可替代的價值,如果把一棍子把沙特打下去,誰替美國代言?
北面的伊朗嗎?
還是戰亂不斷的伊拉克?
還有,是美國等西方國家為了打壓俄羅斯,率先在油價上做文章,沙特不過是追隨盟主採取行動。
在道理上,美國根本沒有對付沙特的理由。
只是,也絕不能讓沙特胡作非為。
在民主黨執政期間,美國採取的是迂迴包抄與分化瓦解的戰略,即透過利比亞、埃及與敘利亞破壞阿拉伯世界的內部凝聚力,讓信仰同一個真主、說同一種語言、有相似習俗的阿拉伯國家變成一盤散沙。
結果就是,幾個邊緣國家相繼爆發內戰與動亂,在自顧不暇的情況下,自然談不上“大阿拉伯”文明。
等共和黨上臺,美國的策略變得更加直接。
把“美國利益”放在首位的共和黨總統,再也無法容忍沙特發動的經濟戰爭,也沒打算繼續犧牲美國利益。
“斷交風波”也就由此爆發。
表面上,“斷交風波”是由卡達的半島電視臺引發,沙特給出的理由是卡達當局容忍半島電視臺肆意詆譭沙特王室。
深入一點的話,可以看成是沙特與伊朗爭奪地區霸權,即在海灣國家中,只有卡達同情伊朗,認為應該積極主動的跟伊朗改善關係,而不是敵視伊朗,更不應該不顧地區的和平與穩定跟伊朗對抗。
其實,本質上依然是美國在打壓沙特。
當然,還有那幾個跟沙特“同流合汙”的海灣國家。
別忘了,數十年來,美國一直積極支援沙特對抗伊朗,還一度把沙特當成了抵抗革命運動的橋頭堡,為此向沙特出售了大批先進武器裝備,有的甚至比美軍自用的還先進,同時在沙特部署了重兵。
如果沒有伊朗,美國會積極扶持沙特?
那麼,沙特出手對付同情伊朗的卡達,美國理應全力支援。
此外,卡達同樣唯美國馬首是瞻,沒有美國的支援,至少是默許,卡達憑什麼同情伊朗?
要知道,卡達最大的軍事基地就在美軍手上。
只要美國願意,甚至不需要提前準備,用部署在烏代德空軍基地的部隊就能推翻卡達政府,流放卡達王室。
在美伊關係沒有改善的情況下,美國有什麼理由默許卡達向伊朗靠攏?
說白了,就是要打壓沙特。
當然,也可以說成是馴服沙特。
或許,美國當局認為,透過“斷交風波”就能讓沙特當局清醒過來,知道誰才是海灣地區的老大。
只要沙特老實下來,那麼推高國際油價就不是什麼難事。
也不用太高,超過頁岩油的開採成本價就行了,好讓美國頁岩油企業有錢可賺,不至於虧損倒閉。
從根本上講,美國想用這種手段控制國際油價。
再往深處看,美國此舉是要對付華夏,即透過控制國際油價,讓全球最大的石油進口國受其制約。
從而能夠經濟上,獲得遏止與打壓華夏的能力。
可惜,沙特並沒有束手就擒。
雖然“斷交風波”已經平息下來,至少沒再受到太多的關注,沙特當局也沒有繼續向卡達施壓,進行冷處理,但是對於美國的蠻橫,以及美國的貪婪,沙特當局、特別是沙特王室早就看透了。
沙特王室確實清醒了過來,不過跟美國當局預料的不大一樣。
要知道,除了石油,沙特幾乎一無所有。
交出石油的定價權?
說得形象一點,這就好比把命根子交到美國手上!
對於一直在努力謀求成為具有重大話語權的地區大國的沙特來說,跟美國結盟可以,但是絕不能犧牲國家利益。
換句話說,當美國的小弟沒有問題,不過做大哥的也必須顧及小弟的利益。
如果當大哥的只顧自己,不顧小弟的顏面與死活,有什麼資格當大哥?
可見,美國的舉動,特別是拿伊朗說事,已經觸怒沙特王室,甚至讓沙特王室覺得被美國出賣了。
要知道,沙特與伊朗的矛盾不在經濟與安全,而是在更高的層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