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問清楚之後,那孔宣不光不見怪反倒安慰起自己的兄弟之後,又是緊守營寨不讓西周有可趁之機會。
話分兩頭,且說九仙山桃園洞廣成子只因犯了殺戒,只在洞中靜坐,保攝天和,不理外務。忽有白鶴童子奉玉虛符命,言姜子牙受困金雞嶺,命眾門人譴門下弟子前去襄助。廣成子領命,打發白鶴童子回玉虛宮去了。廣成子偶然響起了自己所收的弟子殷郊來,心中暗道:
“如今姜子牙東征,把殷郊打發他下山,佐姜子牙東進五關,一則可以見他家之故土,一則可以捉妲己報殺母之深仇。”
想到這裡忙高聲問道:
“殷郊在那裡?”
那殷郊在殿後聽師父呼喚,忙至前殿,見師父行禮。廣成子道:
“方今武王東征,天下諸侯相會孟津,共伐無道,正你報仇洩恨之日。我如今著你前去,助周作前隊,你可去麼?”
殷郊聽罷後,對廣成子口稱“老師”道:
“弟子雖是帝辛之子,實與妲己為仇。父王反信奸言,誅妻殺子,母死無辜,此恨時時在心,刻刻掛念,不能有忘。今日老師大舍慈悲,發付弟子,敢不前往,以圖報效,真空生於天地間也。”
廣成子聞言,面露喜色道:
“你且去桃源洞外獅子崖前,尋了兵器來,我傳你些道術,你好下山。”
殷郊聽說,忙出洞往獅子崖來尋兵器。只見白石橋那邊有一洞。話說殷郊見石橋南畔有一洞府,獸環硃戶,儼若王公第宅。殷郊自思道:
“我在九仙山桃園洞多年,從不曾到此,一過橋去,便知端的。”
等殷郊來至洞前,那門雖兩扇不推而自開。只見裡邊有一石几,几上有熱氣騰騰六七枚豆兒。殷郊肚子正餓,忙拈一個吃了,自覺甘甜香美,非同凡品,暗道一聲:
“好豆兒,不若一總吃了罷。”
剛吃了時,殷郊忽然想起:“來尋兵器,如何在此閒玩?”殷郊忙出洞來,過了石橋,及至回頭,早不見洞府。殿下心疑,不覺渾身骨頭響,左邊肩頭上忽冒出一隻手來。殿下著慌,大驚失色。只見右邊又是一隻。一會耳忽長出三頭,六臂,把殷郊只諕得目瞪口呆,半晌無語。這時只見白雲童兒來前叫道:
“師兄,師父有請。”
殷郊這一會略覺神思清爽,面如藍靛,發似硃砂,上下獠牙,多生一日,恍恍蕩蕩,來至洞前。廣成子拍掌笑道:
“奇哉!奇哉!仁君有德,天生異人。”
趕忙命殷郊進洞,至桃園內,廣成子傳與方天畫戟,言道:
“你先下山,前至金雞嶺,先助你姜師叔破殷商大軍,我隨後就來。
然後廣成子取出鎮洞法寶番天印、落魂鍾、雌雄劍付與殷郊。殷郊即時拜辭下山。廣成子道:
“徒弟,你且住。我有一事對你說。吾將此寶盡付與你,須是順天應人,東進五關,輔周武,興弔民伐罪之師,不可改了念頭,心下狐疑,有犯天譴,那時悔之晚矣。”
殷郊一聽看口道:
“老師之言差矣!周武明德聖君,吾父荒淫昏虐,豈得錯認,有辜師訓。弟子如改前言,當受犁鋤之厄。”
廣成子大喜。殷郊拜別師尊。
這日那周營之中正在商議對付孔宣的計策,軍政官進帳報告道:
“有一個道人在轅門外求見。”
燃燈道人聽到軍政官的話後,心裡咯噔一聲,暗道:“來了!”急忙起身,與姜子牙說道:
“丞相,此來的道人非同小可,我等還要親自出去迎接,萬不可失了禮數。”
姜子牙看到燃燈道人說的凝重,便知來者定然不同凡響。連忙答道:
“應該,應該!”
於是二一同來到轅門外迎接。剛出轅門就看到一個瘦乾的道人立於大營之外。仔細看去,只見這個道人挽著雙髻,身體很瘦,面色很黃,髻上還戴著兩枝花,手中拿著一株樹枝,那道人見燃燈道人來到,非常高興地說道:
“道友有禮了。”
燃燈道人忙行稽首禮道:
“道兄是從什麼地方來的?”
那道人笑道:
“自西方而來,想尋找東南西方有緣的人,現在知道孔宣阻擋大軍前進,特來相助一二,以做渡資。”
姜子牙聽到後,不由大為高興,這位道人倒也有趣,前來收徒,還要事先付出資金。心中暗想,若是他能助自己退的孔宣,東方之人儘可渡去。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