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迷失的遠航
2009年7月21日,一支由一艘核動力巡洋艦(舷號181)和一艘以燃氣輪機為動力的護衛艦(舷號531)組成的艦隊正高速航行在大西洋百慕大群島西南50海里的洋麵上。
從艦隊35節的高速可以看出,艦隊正在進行高速抗風浪航行訓練,艦艇白色的鋼鐵身軀由於高速航行不時在海面上急起一陣陣白色的海浪。急起的海水不斷衝擊著艦體,並不時湧上艦船的前甲板,然後從甲板兩邊的排水孔流回海洋裡。由於海上正掛著10級的強風,而且又是高速航行,以至於唯一可供觀光的前甲板上也沒有一個人,艦隊所有官兵都正在各自的崗位上努力工作。
在艦橋和前桅杆之間栓著一根直徑5毫米的繩索,繩索的中間,一面紅色的海軍軍旗正迎風獵獵飄揚。如果你稍微有點軍事常識,那麼要辨認出來是非常容易的,那就是中國海軍的軍旗。不錯!這支沒有補給艦跟隨的艦隊正是中國的環球航行編隊!這次環球航行在對於中國海軍來說,是非常不同的。它是第一次沒有補給艦跟隨;第一次以核動力巡洋艦為旗艦;訪問的國家最少(僅僅訪問美國,並且巡洋艦將不靠岸)。艦隊自從8月1日從湛江基地出發後,一直往西,已經在海面上整整航行了26天。
在巡洋艦艦橋下面一間不大的倉室內,兩個年輕的中國海軍軍官正坐在沙發上不知道談論著什麼,從他們肩膀上的軍銜可以看出,他們都是上校軍銜。其中一位看上去非常的清秀,30歲左右,估計168CM的個頭,白淨的臉蛋,不高的鼻子,不濃的眉毛,不大的耳朵,只是眼睛看上去大了點,咋一看,就是一個典型的江南人,如果讓他走在江南城鎮的任何一條街道上,和其他江南人並沒有任何的不一樣。雖然由於常年在海上漂泊,不知道是由於遺傳還是善於保護,臉上除了有點發紅外,比起那些18歲的姑娘,並沒有差多少。以至於整個艦艇上面的人都背地裡叫他‘小白臉’。
坐在清秀男人右邊的這個人,相貌和他就有很大的不同。起碼超過180CM的高度,35歲左右,快成黑碳顏色的國字臉,濃眉大眼,高挺的鼻子,不算厚的嘴唇,這一切構成了他的代表形象,一個北方人,具體的說應該是一個東北人。和哪個清秀男人一樣,他也有外號,‘黑碳’。他們兩位分別就是這艘艦船艦長和政委,同時也是整個艦隊的司令和政委。
小白臉名叫朱濤,湖南人,1980年出生,1998年正當全中國抗洪救災的時候,他考入了中國海軍大連艦艇學院,2002年,由於在學校裡表現突出,被破格提升為中尉,並劃入南海艦隊,2004年成為一艘掃雷艇艇長,2007年,被提拔為南海艦隊掃雷大隊大隊長,2008年8月,開始擔任這艘巡洋艦的艦長,並同時提升為上校軍銜,成為整個中國軍隊裡面最年輕的上校軍官和最年輕的武庫艦艦長。
黑碳名叫張偉,黑龍江人,現年35歲,比起朱濤傳奇式的人生,張偉就顯得庸俗很多,他是從一個水兵一步步走到今天這個政委的位置,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他自己才知道。
“我們明天這個時候應該就可以到紐約了吧”,說話的是張偉。
“是的,如果我們能夠以30節速度航行的話”,朱濤正盯著對面的電子地圖看。
“好了,你也別看了,放心吧,不會出問題的,這個地方沒有外界想的那麼神秘”,
“不過還是小心點好,現在外面風小多了,我們的高速航行訓練也該結束了”,
“是的,風掛了4個小時,我們訓練了4個小時,這在中國海軍歷史上還是第一次,特別是在10級大風中,以35節的高速航行”,張偉把眼睛從電子地圖上收回來。
“這可是長興島上出爐的第一艘艦艇,如果他們不把質量做好,以後就別想再接我們海軍的生意了”,朱濤斜著眼睛看了張偉一眼。
“是啊,長興島不僅是我國最大的造船基地,同時也是世界最大的,有了它,我國才能在去年就成了全球最大的造船強國,”張偉的聲音裡很是自豪。
“強國還談不上,只能算是造船噸位最大的國家而已”,
“你啊,怎麼老是喜歡從雞蛋裡頭挑骨頭呢,”張偉搖搖頭。
“這不是雞蛋裡挑骨頭,事實如此。就拿我們海軍來說吧,我唯一看得上眼的就是這艘武庫艦毛澤東號,當然,在外面,我們都叫它巡洋艦。其他的那些艦艇,都是跟在別人家屁股後面跑的產物,沒有什麼值得驕傲的地方”,朱濤從沙發上站起來,走到辦公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