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一個堂堂國土橫跨亞歐,人口幾千萬的俄羅斯帝國到如今只有聖彼得堡這個方圓不過十平方公里的地方!而人口隨著中國人的遷出以及逃亡,留在聖彼得堡的除了三萬士氣低落的軍隊外,就是那些走爬不動的十多萬難民。雖然聖彼得堡先前準備了充足的糧食,但能否捱過這個夏天,亞歷山大還是吃不準,這還要建立在中國軍隊不發動進攻的基礎上。
“巴克萊,你對目前的局面有什麼好辦法嗎?我們能否保住聖彼得堡,我的意思是答應中國人的一切條件,只要他們給我們留下聖彼得堡”!亞歷山大無比絕望的說出這番話,在亞歷山大看來,就是保住聖彼得堡都是一個勝利,畢竟以前的俄羅斯也只是一個小公國。只要中國人答應這個條件,亞歷山大就是獻上自己所有的財富,他都願意!
聽到自己的皇帝問自己,巴克萊無奈的抬起頭。“陛下,以目前的形式來看,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以目前的形式來看,中國人遲早會攻佔聖彼得堡,到那一天,這個世界上就再也沒有俄羅斯了。現在,我們唯一能夠做的就是儘快離開這個地方!城西面的港口中還有一艘船,我們再不走就來不及了!陛下”!
聽了巴克萊的回答,亞歷山大陷入深深的沉默中,他知道,這確實是目前唯一的辦法。就在亞歷山大決定是否要從海上撤離時,傳來一個讓他震驚的訊息,中國的艦隊出現在聖彼得堡的港口,那艘唯一的商船已經被中國人俘獲。當聽到這個訊息後,亞歷山大一屁股坐到地上,半天才爬起來。但求生的希望使亞歷山大決定從陸上尋找出路。
1813年5月16日,被圍困多日的聖彼得堡忽然城門大開,無數俄羅斯人從四面八方湧出聖彼得堡,而亞歷山大和他從三萬殘兵中挑選出的五千精兵則從北門衝出,讓亞歷山大吃驚的是,他們並沒有遇上強大的阻擊,兩天後,亞歷山大和他剩餘的兩千多名多士兵一起湧入瑞典王國,自此,中國軍隊佔領俄羅斯全境,緊接著,遷出俄羅斯人和移民中國人到俄羅斯的計劃快速開展起來。
亞歷山大在逃到芬蘭,然後進入瑞典,受到瑞典國王的熱情接待,但這也為朱濤找到了一個打擊瑞典的絕佳藉口,6月初,在朱濤的授意下,第二方面軍挾勝利之威,開始對芬蘭和瑞典發動全面戰爭。作為北歐強國的瑞典在抵抗第二方面軍的戰鬥中,並沒有表現出什麼非凡的抵抗能力,短短兩個月後,芬蘭和瑞典全境陷落,接著,丹麥挪威王國也被佔領,等待他們的將是第二個俄羅斯的命運。而後,朱濤又把打擊目標放在普魯士和華沙大公國身上,他們的結局只有一個,滅亡!於是,到1813年10月,整個俄羅斯、北三國、普魯士王國和華沙大公國被全部佔領,中法之間只剩下一個萊茵同盟作為緩衝地。到此,中國在歐洲的擴張告一段落,在朱濤的安排下,中國外交部開始積極展開外交活動,從最大努力上分化以法國為首的正在形成的歐洲同盟。因為根據各種情報顯示,到1813年,拿破崙透過各種努力已經組建起一支二十餘萬人的新軍部隊,加上原來從俄羅斯撤回的軍隊,整個法國的軍事力量又達到戰前水平,如果法國利用這股力量聯合歐洲其他國家,那麼將為朱濤以後的戰略部署帶來極大不便。而中國軍隊暫時停止擴張計劃,並宣佈和歐洲各國和平共處,也給正在形成的反中同盟澆了一瓢冷水,使逐漸淡化的法國稱霸歐洲和其他國家的矛盾又顯現出來。
為從整體上分化整個歐洲,朱濤決定兩面著手。一方面,朱濤利用萊茵同盟和法國固有的敵對關係,為表示出熱忱,朱濤答應幫助他們組建一個以巴伐利亞為主體的國家,並同時支援他們對萊茵河以西被佔領土的要求。除了以上政治承諾外,朱濤還讓第二方面軍把繳獲的許多武器以極低的價格賣給整個同盟,以幫助他們儘快組建部隊。對於朱濤的這個建議,讓整個萊茵同盟都非常高興,因為這放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畢竟法國不希望自己的身邊出現一個強大的國家。而今,自從中國人介入歐洲以後表現出的強大戰鬥力讓整個萊茵同盟相信,自己要是靠上這棵大樹,那麼法國人的侵略將可以避免,在這種情況下,也不再需要組建任何強大的同盟共同對付法國人。更可喜的是,也許中國人和當年來歐洲掠奪的蒙古人一樣,他們只是在短暫的停留,一旦中國人離開歐洲,那麼一個強大的萊茵同盟將獲得巨大的利益!在另一方面,為消除奧皇擔心自己被中國人吞併的顧慮,中國和奧地利簽署和平條約,為讓奧地利看到中國的誠意,朱濤暗地支援奧地利對伊利里亞的領土要求,還支援奧地利對奧斯曼發動戰爭,以奪取以前被佔領土。同時,第二方面軍和二個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