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炸不了虎跳峽大橋,很有可能會全軍覆沒。”
馬明山聽大家議論的很激烈,他看著雷劍笑著說道:“雷團長,每次戰役都是你直接下命令,大家複議,很快形成戰鬥方案,這次還是你下達命令,大家再議一議,這樣會加快會議進度,還能提前做好戰前準備。”
雷劍搖頭看著馬明山笑道:“馬政委,此次突襲虎跳峽大橋,不比一般的戰役,這次我們是在鑿山開路狹窄的鐵路線,毫無遮擋物的突襲虎跳峽大橋,可以說,日軍對這座大橋,防守嚴密,一座大橋派出一支被認為鐵軍的三七二一個聯隊固守,可想而知日軍華北方面軍對這座大橋的重視。
而且虎跳峽大橋日軍火力佈防,基本上可稱為上下三層,山巔為主控火力點,可以透過居高臨下的火力打擊,增援兵營和鬼子橋頭陣地。
懸崖中部暗堡是第二層火力打擊陣地,同樣可以封鎖從南突襲的我進攻部隊,也可以向北火力增援地面日軍陣地。
像這樣可稱為立體佈防的日軍陣地,必須要求我們每一個帶兵的指揮員,開動腦筋,提出問題和進攻方案,然後再統一思想、統一部署,這樣所形成的作戰方案,才能融入每一個指揮員的頭腦中。
一旦大家認可了作戰方案,在整個戰役實施中,就可以形成一盤棋的協調作戰,不至於戰役打起來各吹各的號,失去配合作戰的整體部署,造成戰役期間的混亂。
要是形成這樣的局面,就會大大的減弱部隊的進攻力,還很有可能造成大的傷亡,說的再嚴重一些,最壞的結果,也是後人不想看到的,那就是‘獨一團’兵敗虎跳峽,全軍覆沒。”
參加會議的各級指揮員,聽雷劍說的這麼嚴肅,一個個不僅頭冒汗珠,重新認識到這次強攻虎跳峽戰役的重要性和艱鉅性。
雷劍看大家被他說的臉色大變,為了給大家一個寬鬆的會議氛圍,他哈哈大笑道:“大家不要被嚇倒,只有在戰略上藐視,在戰術上重視,我們‘獨一團’就沒有攻不破的堡壘,打不贏的戰役,大家開動腦筋,重振士氣,好好再議。”
在雷劍的鼓勵下,大家重又堅定信心,大膽的提出一個個作戰方案,但對雷劍來說,這些方案,雖然都有長處,可最大的短板,那就是缺乏統一作戰部署,失去多路對敵突襲的協調作戰,這也是這次戰役的最關鍵一環。
馬明山看大家發表完自己的意見,他說道:“雷團長在每次戰役開始前,對大家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戰略上要藐視敵人,戰術上要重視敵人,我們所談的方案,基本突出了這一點,可我總覺得這些方案還欠缺點什麼,可又捉摸不透,還是請雷團長做個總結,提出最終的作戰方案,形成統一的戰前、戰中和戰後部署,只有這樣,才能打好這一戰。”
雷劍綜合大家的作戰提議,在腦子裡快速運轉,一個完整的作戰方案在他的頭腦中形成,這個經過大家集思廣益最終做出的決定,是雷劍穿越到這抗日戰場以來,最絞盡腦汁的一次破襲戰。
他看著跟前用一種熱盼的眼神,看著他的各級指揮員,雷劍輕咳了一聲,大家知道雷劍要下達作戰命令,一個個打起十二分精神,力爭把雷劍下達的作戰命令,一字不拉的全印記在腦子裡。
雷劍戰起來,掐著腰說道:“我根據大家提出的作戰方案,根據日軍在虎跳峽大橋兵力、武器裝備以及各火力陣地部署,下達命令:
命令一營作為‘獨一團’主力,突襲山巔之上的日軍炮樓、地堡及附屬火力點,搶佔日軍山巔陣地,居高臨下的打擊敵人,掩護兄弟營從正太鐵路向虎跳峽大橋強攻,一營的任務非常艱鉅,一旦突襲受挫,會影響整個摧毀虎跳峽大橋戰役的展開。”
(本章完)
第693章 下達進攻命令(二)
雷劍接著命令道:“一營搶佔山巔陣地的同時,派出一個突擊班,在山巔拴好繩子,順著崖壁下到離地面鐵路十米左右高、日軍設在那裡的兩個暗堡,突然發起偷襲,炸燬暗堡,佔領暗堡陣地,火力支援沿著鐵路向大橋推進的部隊。
命令宋志達的二營,與一營同時出發,在一營進攻山巔日軍炮樓、地堡和附屬火力點的同時,迂迴到山巔炮樓東北面,把繩子拴在山巔的幾棵大樹上,順著崖壁隱蔽的滑到山坳,不要驚動敵人。
然後藉助夜色下樹林、野草和山勢掩護,以最快的速度,接近虎跳峽大橋南端東面、日軍三七二部隊大營,做好潛伏,等待進攻命令。
命令黃勇的三營,隱秘的順著兩邊都是開鑿出來的峭壁,中間狹窄的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