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暖屬於兩人都比較陌生的設施,對於這一項採暖設施的搭建,還有好幾個方案。 比如火炕、火牆之類的設施,可是因為家裡的佈局並不算合理,能夠節省空間和燃料的廚房與磚屋並不相連。 火炕又不是很舒服,比較硬不說,燒得旺了在上頭睡覺估計熱得慌。 穆奚也提出過把原先的壁爐改裝一下,讓煙往下走,在屋子的下面佈滿煙道,燃燒的壁爐產生熱量的同時,產生的煙順著煙道還能讓整個房間暖起來,一舉多得。 這個想法倒不是不能實現,就是十分麻煩。 趙葉青在山裡簡單生活久了,最討厭麻煩的事情,都想著要不乾脆算了,就燒壁爐過冬得了,冷是冷了點,可省事兒啊。 兩人花了一整天的時間將儲藏窖挖出來之後,得出來最後的方案是先小範圍實驗一下壁爐改地暖的可行性。 地暖得把供暖燒火的地方下嵌在磚屋的地基底下,要是燒火的地方在高處,那煙就下不去。 而壁爐本身有一部分就是下嵌的,在燒火的的位置下面,那個落灰的地方,平時方便將灰弄下去之後從屋子後頭剷掉,穆奚的想法是把地暖燒火的地方就放在這灰坑的位置。 整個磚屋的面積有些太大了,要是全部覆蓋不僅是木柴耗費得多,鋪設工程量也會變大。 兩人打算將屋子分為三個部分,用厚窗簾做一個簡易的隔斷。 等到了最冷的時候,估計做飯什麼的都不願意再去到廚房去做,到時候免不得房間裡有些油煙味,用竹簾先把磚屋橫著從中間分為兩部分,再單獨將睡覺的床鋪隔出來,被子能少沾點油煙味。 地暖只覆蓋壁爐的一半屋子,用窗簾隔斷也能減少熱量的消散。 窗簾不難弄到,只需要去旅遊區的民宿裡將窗簾和窗簾軌道或是橫杆一起拆回來就行,民宿酒店的窗簾基本都是遮光窗簾,不僅厚實顏色也統一,看著不會難看。 當然這些的前提得是地暖成功鋪設好。 其中最麻煩的應該就是煙道材料的選擇。 靠近燒火火源的煙道材料得是金屬的,家裡最多的金屬就是鋁,其次是鐵。 鐵要熔化比較麻煩,熔點太高,得將磚窯點起來才能一次性將足夠分量的鐵熔鍊成鐵水。 鋁的熔點只有六百多度,熔鍊相對來說比較簡單。 兩人先將鋁融化,倒入用泥土捏製成的管道形狀的模具中,放置等待冷卻凝固成管道的形狀。 還有最重要的,從火源覆蓋半個房間的煙道材料。 穆奚嘗試用竹子,發現高溫煙霧從竹子的中間經過,就算沒有明火,時間長一點還是會出現泛黃。 這才實驗不到一天就出現了泛黃,等冬天每天都在燒火,估計不到一個月就會碳化,太危險了。 就地能取的材料不多,趙葉青最後拍板決定就只用泥巴。 地基是墊高了的,下面本來就是泥巴地基,上頭鋪設了紅磚水泥地面,如果再用竹子做管道隔了一層,先不說會不會碳化著火,熱度也會被阻隔掉大半。 不如就直接將下面的泥土地基挖出走煙的通道,就像是在紅磚水泥地下面多出一條九曲十八彎的溝壑,讓帶著熱意的煙霧走過,最後從旁邊的煙囪排出。 穆奚聽完眼睛就亮了,“這個好,不僅省事,還安全。” 其實不管是哪種方法,都逃不開要把地板給敲了重新鋪。 趙葉青覺得既然要做,就要做好,要是今年冬天還是那麼冷,這地暖就十分有必要,做成功了說不定往後幾十年冬天都指著這地暖過了。 不過也不能盲目操作,畢竟還是第一次做地暖。 兩人先在院子外頭做了一個模擬的場景,挖出了煙道,又在上頭鋪了紅磚,點火後測試能不能暖透紅磚。 可能因為場景並不密閉,實驗了半天紅磚才慢慢暖透了。 實驗的面積不大,兩人得出結論這方法是可行的,就是要讓半個房間都暖起來估計花費的時間還得增加不少。 不過要是真用上地暖,大機率是一直會開到溫度回暖的,不存在每天都得花時間等待地暖變熱的問題。 確定了可行性,就開始操作。 穆奚把傢俱先搬到後半截的房間裡,再把地上的草蓆收起來,掄起大錘開始砸地板。 趙葉青幫忙把地板砸完之後就開車先去旅遊區把窗簾給拆回來。 穆奚把廢棄材料都從房間視窗扔到後院,再將土質地基的煙道挖出來。 之前剩下的紅磚勉強夠把房間鋪滿,等把房間弄完再重新補貨。 入冬之前,紅磚和水泥都得多備一點,萬一等到時候有需要搭建和加固的地方,不至於一點拿不出來。 等到趙葉青從旅遊區回來的時候,穆奚已經將地板的紅磚重新鋪上了,正往上頭抹水泥呢。 見她回來,穆奚讓她就在後院把水泥裝在小桶裡,從視窗遞進來,水泥沒有在房間裡調和,畢竟還有一半的房間是完好的,在房間裡弄灰太大了。 趙葉青遞進去一桶之後,就趴在視窗和他聊天,等用完了再繼續遞給他。 穆奚手上抹平水泥,感嘆道:“還好當初沒有去撬瓷磚回來鋪地板,不然現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