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分為好幾種階段,以蛻皮為進階標準,按照‘齡’來劃分等級。
從孵化開始便稱為一齡蠶,到今天已經是過了第七天,蠶進行了第一輪的蛻皮,成功變成了二齡蠶,這樣蛻皮一共會經歷四次,直到五齡蠶之後就會開始結繭。
趙葉青記得整個流程大概是在一個月左右,穆奚會把自己每天去觀察到的蠶的情況彙報給趙葉青做筆記。
等到筆記做成了小本的時候,蠶終於開始慢慢爬上了方格簇。
這些蠶十分有秩序,兩人將方格簇靠近蠶座放下之後,蠶是一種會往上攀援的昆蟲,它們會自己在上面找到自己結繭的地方。
每一隻蠶都會將自己放在一個小格子裡,如果爬到有‘人’的房間,自己就會繼續往前,直到找到沒有‘人’住的房間後才會鑽進去。
方格簇的入住率高達百分之九十,少數沒有找到地方掉下來的蠶,或是沒有碰到方格簇不知道往上爬的,兩人就會手動抓著蠶放到空置的方格里。
等待結繭的時間,兩人到地裡去將水稻給收割下來,現在家裡工具齊全,收割兩塊地的水稻都不用特意去挑時間,一人收一人打捆,不過兩個多小時就弄完了。
就是脫粒還是得人工手動,村寨裡肯定是有脫粒機的,可兩人把能找的地方都找了,就是沒有找到,估摸著是在那些木質樓裡頭,兩人也不敢去,就怕坍塌,還是手動吧。
稻穀收回來之後放在院子裡晾曬到乾燥,趙葉青又是坐在院子裡用木耙翻曬著稻穀,穆奚下地下室蠶房去將沒有成功結繭的蠶給取下來曬乾。
這些蠶是僵死了的,不能再結蠶繭,但是曬乾了能做中藥材。
鋁皮桶裡重新被灌滿金燦燦的稻穀,留了一麻袋出來舂成大米,新米做飯就是香甜,老火熬煮成粘稠的白粥,聞著那米香都不用佐小菜都能喝下兩大碗白粥。
這段時間又到了農閒的時候,兩人把打出來的秸稈堆放在乾草房裡,還沒有想好要不要進行秋播,穆奚打算先把放在村寨裡的工具給搬回來。
現在斜坡下有一輛三輪,斜坡上能用電動車,過程不用趙葉青幫忙,穆奚一個人從早搬到晚也就都搬完了。
趙葉青在家裡整理冰櫃裡的肉類。
原先剩下的豬肉就放在廚房的冰箱裡頭,這次宰殺的牛羊,少部分牛肉也放在了廚房的冰箱裡,大多都放在了廚房門口的冰櫃裡。
臥式的冰櫃被塞得滿滿當當的,還有兩塊牛肉都塞不下了,這段時間天天吃牛肉。
狗子們倒是吃得開心,趙葉青一開始也覺得不錯,時間久了就不行了,還是想吃點豬肉。
牛肉除了牛腩的部位,其他地方都是瘦的,趙葉青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饞煎得香香的,滋啦冒油的豬五花,於是吃不完的牛肉被做成了牛肉腸,掛在烘乾房裡,大夏天的裡頭還燒著火燻著。
地裂之前每年春節都能看到有新聞爆出某家某戶因為燻臘肉導致把房子給燒了的。
兩人也擔心有這種問題,早早就在烘乾房的內壁抹了一層摻雜了稻草碎杆的黃泥,糊在牆上防止燃燒,本想著抹水泥的,又覺得沒那個必要。
前兩年都沒有這個問題,到了夏天還是一樣的潮溼多雨,直至今年,夏季的雨水比去年少了將近一半,每一部分的地形變化都會導致風向發生改變。
趙葉青猜測難不成還和那滑坡的山崖有關係?或許是擋住了某一陣遠處海面吹過來的風?
他們所在省份是有沿海的城市的,所以每年的回南格外嚴重,趙葉青想著要是他們生活這片山脈不遠處靠海就好了,說不定找到路出去還能弄一頓海鮮,現在這種時候去趕海肯定沒人搶。
海鮮吃不上,溪流河鮮還是可以的,這段時間的螃蟹格外多,到小溪裡搬開一塊石頭都能看到落荒而逃的小螃蟹。
還是按照老規矩拿回來熬粥喝,趙葉青夾起一塊螃蟹咬碎了輕輕吮吸裡面的鮮甜,發出一聲舒服的喟嘆:“你說這能不能養,人工飼養的話應該會比較大吧。”
穆奚哭笑不得:“一個池子養魚,一個池子種荷花,你還想弄個螃蟹池子?”
趙葉青也就是說說而已,家裡還有就快孵化的蠶,肯定沒有時間去管理螃蟹。
想到這又夾起一塊狠狠吸了一口解饞。
說起荷花池子,現在已經到了底下蓮藕可以收穫的季節了,再晚些不收淤泥裡面的蓮藕就會腐爛在水底成為養料。
水面上的蓮蓬一個個鮮嫩飽滿,蓮子鼓脹的要掉出來,趙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