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朕反而要重用你……”
“皇上……老臣慚愧啊。”楊俊匍匐在竹塌之聲身子顫抖著。
到現在為止,他心中的疑慮已經幾乎完全消失殆盡。郭旭今天來探望自己,真的沒有半點的責怪之意,所說的這些話句句讓人安心感動。楊俊都不知道該如何才能表達自己內心的感激之情,唯有不斷的磕頭,不斷的自責。
“愛卿,朕今晚來便是跟你說這些話的,你安心養病吧,時候也不早了,朕該走了。哎,朕……朕回去還得擬一份詔書。真是造化弄人啊,當初我父皇為了變法之事和青教作亂之事擬了罪己詔。朕當時認為父皇實在不該這麼做。但現在,朕是理解了父皇當時的心境了。朕也要像父皇一樣頒佈罪己詔,公告天下臣民了。”郭旭嘆息兩聲,站起身來便要走。
楊俊叫道:“皇上,您要下罪己詔麼?”
郭旭轉頭停步,輕嘆道:“是啊,朕說了,這責任朕要承擔。如此大敗……朝廷上下,大周各地一片譁然,都在要求有人站出來擔責。朕只能站出來了,否則如何平息他們的憤怒?今日廷議已然議定了和遼人談和的條款。哎,那條款一旦公佈,更是會讓臣民憤怒,更是會天下震動。朕此刻都在擔心,即便是下罪己詔也未必能平息民憤啊。”
楊俊默然無語,保持著跪在竹塌上的姿勢皺眉沉吟。
郭旭嘆了口氣擺手道:“罷了,朕不該跟你說這些事,這豈非讓愛卿讓國事擔心,影響身體的康復?朕走了,愛卿好好養病便是。”
郭旭輕嘆一聲,舉步往亭外走去,慢慢的步下臺階。
“皇上,請留步。”楊俊忽然叫道。
郭旭在黑暗中的臉上露出了一絲笑意,轉過頭來時卻是一臉的嚴肅和無奈的表情。
“愛卿還有何事?”
“皇上,這罪己詔不能下啊。”楊俊叫道。
“為何不能下罪己詔?”郭旭滿臉的詫異問道。
“皇上……罪己詔一下,便將成為口實。皇上本就……根基未穩,此番登基剛一年,便要承擔這樣的責任,有心之人會大做文章。民心動.亂,則居心叵測之人便會趁機大肆鼓動。比如郭冰郭昆和林覺這一杆反賊,便會乘機大肆宣嚷。不明真相的人會紛紛投奔他們,他們會乘機坐大。老臣擔心,這麼做的話,皇上會失了人心,事情反而會更加的棘手啊。此事的危害,甚至不亞於外敵侵入之危。還請皇上三思而後行啊。”楊俊急促而激動的說道。
郭旭呆呆而立,皺眉想了想,攤手苦笑道:“愛卿說的很有道理,可是……朕能怎麼辦呢?朕若不擔此責,如何平息朝野之怒?如何平復百姓之怨?朕也不想下罪己詔啊,可是朕別無選擇。難道朕要按照他們的要求懲罰愛卿不成?那不是讓愛卿揹負不該有的責罰麼?不成,朕不能那麼做。罪在朕身,朕豈能推諉於人?”
楊俊坐在那裡皺眉沉思不語,他也不想將罪責攬在自己身上。否則的話,他自己也完了。可皇上若是下罪己詔,後果真的會很嚴重。郭旭的皇位本就是搶奪而來,天下人被強力手段壓制著不得談論此事。北征原本是可以讓郭旭正名的機會,現在鬧成這樣,害的大周社稷面臨崩塌的境地,再讓郭旭罪己,後果不堪設想。若是以前,自己也許可以不去管這些,但現在,自己和郭旭已然走到了一起。此刻不為郭旭著想,便是不為自己著想。郭旭只要能渡過這次難關,之後自己便要成為國丈,便可和呂中天分庭抗禮了。郭旭不再是外人,而是自己必須要保住的人,保住了他,便保住了自己。自己怎麼能置之不理。
郭旭看著楊俊半晌,忽然道:“愛卿,朕忽然有個想法。”
“皇上請說。”
“要不這麼著,愛卿可否假意上奏請罪,這樣也可平息眾人之怒。但愛卿放心,朕不會重重處罰你的,你即便攬責,朕也會為你辯護。你為朕平息眾人之怒,朕不用下這罪己詔。朕只奪你爵位,罰你俸祿,加以申斥。另外朕會替你將責任歸於韓剛馬青山等幾名將領身上,朕就說他們臨戰不聽你的號令,導致了敗局。朕殺了他們幾個,也為你開脫了罪名。這樣,你的罪責便大大的減輕。朕也會去跟呂相去談,這種時候他若不顧大局,一心內鬥,朕也不會答應。呂相睿智之極,他不會不懂朕的心思,朕倒下了,他也沒好日子過。這樣便可達成妥協。事情便會慢慢的平息。待日後事情完全平息下來,朕再找個機會給你平反,恢復你的聲譽。你若是能忍辱負重,替朕擔負此責的話,朕對愛卿將感恩在心,朕不會忘了愛卿在這關鍵時候的付出的。愛卿你看……如何?”郭旭沉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