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覺笑道:“暫時修好而已,而且這是國與國的博弈策略。打破大周和女真人的盟約,便等於是解決了兩面受敵的壓力。也許遼人更想做的是和女真人媾和,但他們沒有這個條件,因為女真人可不會跟他們妥協。唯有大周,在戰敗的情形下朝廷裡必是一片恐慌和哀嘆,這時候和議應該是郭旭他們的第一選擇。耶律宗元倘若聰明的話,便應該和大周議和,敲一筆竹槓的同時,也可拆散和女真的盟約。遼人可以騰出手來,拿著從大周賠償來的物資補充其國內的虧空,用大周的錢糧替他們養兵,然後同女真作戰。滅了女真人之後,下一步便是大周了。遼人怎肯放過大周。榨空大周的錢糧,之後便是摧枯拉朽了。”
所有人都抽了口涼氣,林大人的口氣雖然平淡,這描述出的畫面卻可怕之極。如果遼人真如林覺所想的那樣,那麼一旦大周和遼人達成和議,遼人便可以分而治之,先集中力量滅女真,之後回過頭來再滅大周。
“你說……朝廷會同意議和麼?朝廷難道意識不到這一點麼?”郭昆皺眉沉吟道。
林覺搖頭道:“我不知道朝廷會怎麼做,按理說……呂中天和楊俊都是聰明人,朝中也不乏智慧之人,應該能想到這時候和遼人議和不是最好的作法。之前和女真人的聯盟或許草率,但在這個時候,和女真人的聯盟反而更需要牢不可破。如果要議和,也只可能是達成三方的議和條款,絕不能單方面和遼人議和,那是正中遼人則計謀的。但是……你我說的不算,還得看郭旭楊俊呂中天他們怎麼想。”
郭昆搓著手道:“但願如你所言,朝廷會識破遼人的伎倆。”
林覺輕聲道:“恕我直言,朝廷恐怕很難不考慮和遼人議和之事。我認為關鍵人物便是楊俊,楊俊還是有些見識的,他應該明白遼人的企圖。他若是能頂住壓力,想辦法收拾兵馬,凝聚戰力,並且能說服郭旭明白這其中微妙的關竅的話,才有可能避免落入和議陷阱。但以郭旭而論,我恐怕他此刻已經魂不守舍,不知如何是好了。他若是害怕遼人入侵,自己皇位不保,那麼便必會和遼人議和。當然,遼人的態度也是決定性的,如果遼人獅子大開口,提出一些太過誇張的要求,比如要求割地,要求數額巨大的賠償的話,那麼和議恐怕也不會成功。但我想,耶律宗元應該不會這麼做。耶律宗元一定會提出大周能接受的條件,並且是他們能得到最大實惠的條件來。如果耶律宗元連對形勢基本的判斷都沒有,他這個皇帝早就下臺了。耶律宗元此刻面臨的壓力也是巨大的,他下令掘壩的舉動恐怕已經引起了遼國上下的巨大不滿,他必須要平復女真人的叛亂,並且以進攻大周來轉移國內的視線。所以,在這種時候,其實正是博弈的微妙之時。誰一步走錯,誰就有可能就此覆滅。”
眾人聽的真是脊背後冷汗淋漓。原來,三方之間竟有如此微妙而且關鍵的博弈。若不是林大人點出來,眾人是根本不會想到這些關竅之處的。驚愕之餘,對林覺更是佩服的五體投地。
“林兄弟,既然這麼關鍵,咱們在其中該幹些什麼?你適才說我落雁軍要改變策略,是否是說我們應該做些什麼呢?”馬斌難得的深思熟慮問道。
林覺點頭道:“是的,我們要做的便是抓緊時間,擴大實力。我落雁軍必須有所作為,要做好準備。因為我個人認為,留給我們的安逸日子不多了。不管朝廷的抉擇如何,遼國和我大周以及女真之間的亂局已成。之前我說的所謂微妙的三方平衡的局面是最理想化的局面,不大可能實現。而最大的可能便是遼人滅女真回頭跟我大周開戰,要麼便是朝廷狠下心來,調集最後的力量和女真一起跟遼人死磕,最終將遼國給滅了。這當中其實沒有緩和的餘地。任何的緩和都是暫時的。對我們而言,無論哪一種情形出現,我們都無法獨善其身了。所以我落雁軍必須抓緊這最後的時間壯大起來。我落雁軍如今全部兵力已有五萬人,目前無需擴大兵力,因為我一直說,兵多未必便強,關鍵是兵精,裝備精良,戰法先進,謀略得當。我說的壯大實力的意思是,乘著朝廷兵敗,乘著他們現在無力管我們,我們必須要大量收購打造兵器火器和各種物資,所有的一切資源都要往軍事上傾斜,所有人都要繃緊神經。我們要做好隨時出山作戰的準備,而且是跟任何人作戰的準備,遼人,女真人,甚至必要時是朝廷兵馬。”
“好啊,林兄弟,你終於肯這麼說啦,你知道大夥兒等這一句等了多久了麼?”馬斌大笑道:“他孃的,什麼遼人女真人,老子還真想跟他們會一會。”
眾人紛紛附和點頭。
梁七也道:“就是,我們都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