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旭的心情無疑是很迫切的,在偏殿中等候上朝的時候,他得知了楊俊來上朝的訊息。心中最後的擔憂便也一掃而空。楊俊沒有改變主意,他來了,便說明昨晚的話依舊有效,那麼一切便將按照自己和呂中天設計的方向進行。
他等不及要見到楊俊的奏摺了。
“眾愛卿,免禮平身。”郭旭擺著手大聲說道,聲音里居然有了一絲歡欣之感。
“謝皇上。”眾人紛紛起身,殿中響起了一片整衣之聲。
郭旭的目光投向了楊俊,微笑抬手道:“楊愛卿,你來啦。朕適才聽說楊愛卿來上朝了,心中甚是驚喜。看來愛卿的病體康復了,可喜可賀啊。”
楊俊躬身道:“謝皇上關心,老臣身子大致無礙,自然要來上朝。”
郭旭點頭道:“很好,很好,無恙便好。來人,給呂相和楊愛卿賜座。”
給宰相賜座那是傳統,楊俊得此殊榮還是第一次,當然那是因為楊俊病體未愈之故,那是郭旭的一片關愛之心,倒也沒什麼好說的。凳子搬來,楊俊卻沒落座,他並不想過多拖延。既然決定了要上奏請罪,和皇上打個配合,便無需再拖延時間。自己本就是個乾脆的人。
“諸位愛卿,今日朝會,眾愛卿有何事啟奏麼?”郭旭大聲問道。
“皇上,老臣有奏。”楊俊應聲出列道。
郭旭看著楊俊點頭道:“楊愛卿身子抱恙,依舊不忘國事,那麼便請奏來。”
楊俊道謝之後,快步上前幾步,跪伏於地,同時從袖中取出一份奏摺,雙手呈上。
“啟奏皇上,老臣有一奏疏,請皇上過目。”楊俊沉聲道。
郭旭壓抑住心中的激動,對內侍點了點頭。一名內侍上前接過呈給郭旭。郭旭展開奏摺時手竟然有些抖,奏摺都差點抓握不住。他暗罵自己沉不住氣,怎地心中居然這般的慌亂。當初逼死父皇虐殺兄長的時候郭旭也沒有這麼慌亂過,但現在面對楊俊他卻抑制不住的緊張。很簡單,因為他面對的是一個手握大周兵馬的權勢人物,一直以來郭旭便在心底裡對楊俊懷有畏懼之感,眼下又是用詭計設套要除掉此人,心中的恐慌有些抑制不住。
奏摺終於開啟了,上面密密麻麻的都是字。楊俊的字寫得不好,畢竟是武人出身,但它的字卻遒勁有力,字如刀槍一般帶有森然之氣,光是看字便給人一種戰場縱橫之感。
郭旭快速的將奏摺看了一遍,微微的鬆了口氣。這確實是請罪的摺子,一切都沒有變化,這摺子到手,一切便塵埃落定了。楊俊死定了。郭旭下意識的看了看坐在凳子上的呂中天,呂中天的臉上滿是關切,郭旭微微點了點頭,呂中天伸手撫須,臉上也露出了淡淡的笑容。
“楊愛卿,你終於肯面對此事了。”郭旭合上奏摺,微笑看著匍匐在前的楊俊道。
楊俊還以為要做一番戲,沉聲道:“老臣羞愧無地,老臣必
須要面對。老臣從不是推卸責任之人。”
郭旭點頭道:“然則你奏摺上所言皆出自肺腑,你願為此領受責罰是麼?”
楊俊道:“老臣願領一切責罰,老臣之過,絕不推諉。”
郭旭嘆了口氣,拿起奏摺來舉在空中,環視群臣道:“諸位愛卿,這份奏摺是樞密使楊俊的請罪摺子,楊愛卿高風亮節之人,勇於擔負罪責,實在可敬可佩。你們一定很想知道內容吧。來人,將此折當眾宣讀,讓所有人聽聽。”
一名貼身內侍上前來,接過郭旭手中的奏摺,來到群臣之前站定。所有的官員都屏息凝神,側耳靜聽。但聽那內侍響亮的嗓音緩緩響起。
“罪臣楊俊,惶恐上奏。臣久沐皇恩浩蕩,備受榮寵。朝廷對臣寄託厚望,讓臣肩負社稷興榮之責,可謂是信任有加,期待備至。然臣辜負了朝廷的期望,辜負了皇上的重託。此次北征之戰,鎩羽而歸,臣汗顏無地,羞愧欲死。雖則此戰之中,軍中部分將領如韓剛馬青山等人不遵號令,輕敵冒進,導致戰事一開始便陷入被動之中。之後臣雖竭力約束,但卻未能完全奏效。士氣散盡,再難迴天。但臣不能將敗軍之責歸於下屬之身。臣乃領軍主將,此責自然由臣擔當。故而臣上此奏疏,向皇上和朝廷請罪。臣願負兵敗之責,絕不推諉。”
殿上群臣紛紛低聲議論。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也都沒想到,楊俊居然這麼幹脆的承認罪責,願意承擔後果了。這和楊俊平日的作風可完全不符合。眾所周知,楊俊此人極度自私,或者說是極度的維護自己的利益的。平日涉及其不當之處,他都會橫眉怒對,竭盡開脫,同時事後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