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一片欣喜,現在卻成如此情形了。
楊俊沉聲喝道:“你們誰能記得來時之路,主動自告奮勇,本帥重重有賞。”
韓剛正被人推出帳外,聞言回過頭來喝道:“你們的命是誰救的,莫要當忘恩負義之人。誰要是當小人,便不是我韓剛的兵,韓剛沒有這樣忘恩負義的兄弟。”
幾名正打斷回話的騎兵聞言都閉了嘴。楊俊怒不可遏,大吼道:“將韓剛掌嘴三十,打五十鞭子示眾。帳內這幾十人,誰敢包庇逆賊林覺,立斬無赦。”
……
半個時辰後,一隻兵馬在凌晨的薄霧之中出發了。韓剛固然骨頭硬,能捱得住。那些救回來的騎兵可沒他那麼硬氣。在斬首的威脅之下,很快便都招供了。幾十人你一言我一語,爭前恐後的提供了沿途的路線特徵,一張路線圖很快便繪製完成。
楊俊立即命一名將領率領三千兵馬前往林覺等人的棲身處進行圍剿。那三千兵馬在巳時時分抵達了那片藏匿的林間空地。一番衝鋒之後,發現林間只有馬長青和那兩百多傷兵錯愕的看著衝殺而來的官兵。落雁軍眾人早已離開許久了。
馬長青從前來的將領口中得知了韓剛的遭遇,他驚愕不已。一切都被林覺算到了,果然發生了這樣的事情。馬長青既痛心又難過,但同時對韓剛也頗為敬佩。韓將軍能這麼做,這足以說明韓將軍是個正直男兒,不是那種忘恩負義之徒。倒是楊元帥的舉動,讓人頗為寒心和鄙夷。不敢承擔責任不說,還執迷不悟,著實讓人無語。
對比楊俊和林覺兩人,再想想昨夜和林覺的一番長談,馬長青心中甚是感嘆。正如林覺昨天說的那樣,大廈將傾,裡邊支撐的樑柱都腐朽損壞了。整個殿宇已經沒有了堅強的支柱。楊俊顯然是其中一根腐敗了樑柱。從此事中可窺見一斑。
……
就在南京析津府一帶戰雲密佈,戰事一觸即發的同時,東北方向的大遼中京道也已經陷入了漫天的戰火硝煙之中。
從四月初開始,女真首領完顏阿古大率領十七萬女真騎兵開始向中京道進攻。完顏阿古大用兵頗有一套,他們走了一條讓遼人意想不到的路線,他們沒有繞行中京道和東京道交界上的醫巫閭山,而是直接翻越了這座大山,從陡峭的山峰之間穿越而出。
要知道,那醫巫閭山可是被視為大遼聖山,是遼國龍興之地。方圓雖只有八十里,但山峰高聳,海拔超過千米。蒼松翠柏,香雪梨花,深谷幽澗,怪石奇峰,是為大遼國中一處盛景和神聖之地。本來以山勢走向來看,此山呈西北往東南的走勢,正如一道屏障堵在中京道和東京道的邊界上。小股兵馬或可穿越而過,但大隊兵馬特別是如女真兵馬這樣的十七萬大軍,那是無論如何也無法穿越的。
戰前,耶律宗元和手下的眾臣將領們都一致認為,阻擊對手的兵力應該放在醫巫閭山的山勢兩頭的懿州和海北州兩處。因為對方必然要繞行此山,他們不可能跨越此山,因為地勢太難行了。
耶律宗元派出了北樞密院樞密使,自己的長子耶律春率二十五萬大軍鎮守在懿州北山口。命自己的次子耶律材率二十萬大軍於海北州大淩河南側佈防,相當於將整個中京道和東京道之間的通道徹底封死。無論完顏阿古大從南北哪個方向繞行進軍,都將遭受到兵力超過他們的遼軍的兇悍阻擊。
這兩支大軍分佈在醫巫閭山的南北兩端,其實相聚也不過一百四十餘里。一旦哪一處發現敵蹤交上了手,另外一隻大軍便會急速馳援前往。而每一處的兵力也足以讓他們能支撐到援軍的抵達,畢竟兵力還要超過女真人一些。一旦拖住女真大軍的前進步伐,等到另外一隻兵馬馳援抵達,便將形成絕對的兵力的兵力碾壓態勢。而這一切將在兩天之內得以實現,因為距離不過百餘里。
耶律宗元將此策形容為雙頭蛇陣型,言道:“兩軍為皆為蛇首,擊一首而另一首至,只有蛇首,並無蛇身,何來七寸?此為必勝之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