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四章 大事終決(1 / 2)

小說:大周王侯 作者:大蘋果

“避嫌?”郭衝感到有些奇怪。

“是。此次考生中有不少是方大人原在杭州的松山書院的學子,還有一名是方敦孺的入室弟子,故而為了避嫌,不能擔任主考官。至於臣,也是因為方敦孺這名學生,臣在杭州與之私交甚好,這次他參加春闈大考,臣不想讓人說閒話,耽誤他的前程,所以臣也選擇了避嫌。”嚴正肅笑道。

郭衝恍然,擺手笑道:“這又避的哪門子嫌?難道你嚴正肅和方敦孺還會徇私舞弊不成。就算天下所有的人都會徇私舞弊,怕是你們兩人也不會這麼做。”

嚴正肅神色有些激動,皇上這句話無疑是對臣子最大的褒獎。

“多謝皇上信任。我等自然不會辜負皇上的期望,絕不會做出徇私之事,但畢竟規矩便是規矩,臣和方敦孺都是朝中重臣,立身為正,規矩要帶頭遵守,否則焉能服眾?”嚴正肅拱手道。

郭衝點頭笑道:“說的也是,按照規矩辦事總是沒錯的。”

嚴正肅點頭道:“所以臣和方敦孺都要避嫌。特別是方大人的那位學生是極有可能高中前幾名的,若是不避嫌的話,到時候更加的說不清楚了。”

“哦?那是誰?居然在大考尚未結束之前你便敢說這樣的話。叫朕聽著都覺得奇怪。若不是對你的為人瞭解的很,朕都要懷疑你事前做了手腳了呢。我大周科舉便這麼容易麼?呵呵呵。”郭衝半開玩笑的笑道。

“啟奏聖上,這個人聖上應該有印象。他叫林覺,杭州府人。”嚴正肅道。

“林覺……林覺……哦!朕想起來了,是不是去年獻計剿匪,朕還給了他賞賜的那個林覺?三司衙門的林伯年的那個堂侄兒是麼?”郭衝猛然想了起來。

“皇上好記性,正是這個林覺。當時皇上還賞賜了他義士之名呢。他是我兩浙路去年秋闈的第一名解元,詩文絕佳,文采一流。確實是個人才。”嚴正肅笑道。

“考了解元?看來真是個人才了。這麼看來,他是能文能武啊。當初那個剿匪的計策,朕都覺得歎為觀止,科舉又得解元,也難怪你覺得他一定能高中了。”

“是啊,皇上該知道,臣並不輕易推崇他人,但這個林覺,臣對他是報以厚望的。所以,我們才不願節外生枝。若是因為臣和方敦孺同林覺的關係而耽擱了他的前程,那是我們絕不願看到的。我大周需要這樣有才能的後背,未來可擔當朝廷的脊柱之臣。朝中有能力的大臣們要麼老了,要麼少的可憐,要從年輕人中選拔一批加以歷練培養才是。”

郭衝重重點頭道:“說的很是,你們也是一片苦心,朕理解你們,你們是為我大周選才,用意良苦,可贊可贊。”

嚴正肅道:“臣等份當所為,何須誇讚。”

郭衝點頭,沉聲問道:“遼人使者走了麼?”

“啟奏聖上,昨日已經離京。此次未能達成協議,邊鎮恐又將有戰事。楊樞密已經下令邊軍警戒,防備遼人洩憤進攻。”嚴正肅道。

“你怎麼看?”郭衝皺眉道。

“臣以為皇上做的對,拒絕其無理要求是對的。耶律宗元忒也無禮,拿我大周當什麼了。要加歲幣也該商量著來,居然派使者來威脅。這要是讓他得逞,我大周威嚴何在?皇上見都不見遼人使者,這是對的。沒轟他出京城,已經算是給遼人臉面了。”嚴正肅道。

“可是呂相他們說朕應該答應他的。說可以談判,每年加個五十萬兩歲幣,那也沒什麼。關鍵是要保證邊鎮安寧。你怎麼看?”郭衝道。

嚴正肅沉聲道:“臣不想對呂相他們的言論加以褒貶。按說,呂相的說法也是沒錯的。昔年燕雲之盟,保我大周和遼人百年邊鎮安寧。有人說當年的盟約是屈辱賣國,盡喪志氣。但總體而言,臣卻以為燕雲之盟的好處還是顯而易見的。兩國百年和平,邊鎮互市交易,貿易所得之利便已經每年超過了五十萬兩歲幣了。更莫說邊鎮安寧帶來的燕雲十六州的百姓安居,糧食作物種植收成。若是邊鎮不寧,十六州百姓無法耕種,朝廷還要撥款撥糧賑濟。一正一反,百年來何止億萬損失?所以,臣對燕雲之盟的評價還是高的。”

郭衝微微點頭,輕聲道:“你說的很有道理。然則,你又為何說朕拒絕遼人使者的要求是對的。若是此盟約有這麼大的好處,朕答應他們,每年增加五十萬歲幣,那也不算什麼吧。”

嚴正肅道:“五十萬歲幣固然不算什麼,但那是在以前。現在我大周即便是每年多出五十萬的開支,也是一個沉重的負擔。因為這五十萬並無出處啊。腰纏萬貫者,多花百兩銀子不算什麼。赤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